程控交换原理第1章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出中继电路和入中继电路是和其它电话交换机的接口电路。它传输交换机之间的各种通信信号,也监视局间通话话路的状态 * 用户电路是每个用户话机独用设备,只为一个用户服务,适应用户话机的接入。 信令设备提供各种信号音即信令信号,使通信设备协调工作。 * 程控交换机的中继器和用户电路包括收号器都受中央处理机控制。 结论: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数字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交换机。 回顾与总结 程控交换机的组成 小型(简易)程控交换机的实现方式 大网交换机的实现方式 观察程控实验箱,记下主要芯片型号,并查出芯片名称。 观察ZXJ10程控交换机,记下单板名称 * 人工交换时代发展了两种交换机:磁石式电话交换机与共电式电话交换机。 1878年1月28日第一部人工电话交换机开通使用,它是具有21线磁石式交换机。 1891年,共电式交换机开始使用。 ? A、 在磁石交换系统中,电话线上没有直流 信号,话音信号的能源取自用户的自备电 池。 B、 共电式交换机主要为装有共电式电话机的 用户服务,用户电话机的直流供电电源由 交换机集中供给,而用户利用摘机或挂机 所产生的直流信号来表示呼叫或要求拆线。 * 图5 多台交换机组成的通信网 用户交换机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 : 常用于一个集团的内部。PBX与市话交换机之间的中继线数目通常远比PBX所连接的用户线数目少,因此当集团中的电话主要用于内部通信时,采用PBX要比将所有话机都连到市话交换机上更经济。当PBX具有自动交换能力时,又称为PABX(Private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公共电话网只负责接续到PBX,进一步从PBX到电话机的接续常需要由话务员转接,或采用特殊的直接接入设备(DID)。 * 图5 多台交换机组成的通信网 市内交换设备既涉及到交换设备之间的通信又涉及到交换设备与终端的通信。 长途交换设备仅涉及交换机之间的通信。 * 图5 多台交换机组成的通信网 由此可见,交换机在通信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像公路中的立交桥,可以使路上的车辆(信息)安全、快捷地通往任何一个道口(交换机输出端口)。 * 2 交换机的发展 手摇式、战争时期 * 2 交换机的发展 转盘式、改革开放初期、自动化 * 2 交换机的发展 按键式、开放安装 * 2 交换机的发展 无绳、移动电话 * 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 开创阶段——人工交换时期 · 1878年出现了磁石式人工电话交换机; · 1891年采用了共电式电话交换机 * 人工电话交换机 * 这种交换机的交换网络就是一个接线台,非常简单,接线由人工控制。由于人工接续的固有缺点,如接续速度慢,接线员需日夜服务等,迫使人们寻求自动接续方式。 * ①步进制交换机 1892年史端乔发明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并开通使用。用自动选择器取代了话务员,通常称步进制交换机。 ㈡ 发展阶段——机电交换时期 这种交换机的交换网络由步进接线器组成,主叫用户的拨号脉冲直接控制交换网络中步进选择器的动作,从而完成电话的接续。步进选择器动作范围大,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接续速度慢,噪音大。直接控制的方式导致组网和扩容非常不灵活。 * * * ②纵横制交换机( 1919年发明) 纵横接线器由纵线(入线)和横线(出线)组成。平时,纵线同横线互相隔离,但在每个交叉点处有一组接点。根据需要使一组接点闭合,就能使某一纵线与某一横线接通。 * 纵横接线器将过去滑动摩擦方式的接点改成了压接触,从而减少了磨损,提高了寿命。 纵横交换机的交换网络由纵横接线器组成,与步进接线器相比,器件动作范围减小了很多,接续速度明显提高。 * 它采用一种称为“记发器”的特殊电路实现收号控制和呼叫接续,是一种间接控制(indirect control,也叫集中控制)方式。 电话机的拨号脉冲先由记发器收存下来,在适当的时候转发给标志器,以控制选定路由中接线器横棒和纵棒的动作,形成间接控制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下的组网和容量扩充灵活。 * 1926年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的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局首先在瑞典使用. 1938年美国引进了1号纵横交换系统。接着法国、日本、美国等国也相继生产纵横制交换机。从此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开始广泛使用。50年代初,纵横制交换技术已达到比较完善和成熟的阶段。 上述的交换机在话路连接上,各接点大多数是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