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复习 1、四行程换气过程(过程、气门叠开、配气相位图); 2、充气效率(定义、公式、影响因素、配气相位的影响); 3、进气管动态效应; 4、二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扫气形式; 5、二行程和四行程发动机性能比较; 由图中压力线看到,在进气行程初期,由于气门开启面积小,节流很大,活塞又向下运动,因此缸内产生很大的负压,新鲜工质流入气缸,同时在进气管内引起负压力波,在管内往复传播与反射。 * 发动机原理 * * 发动机原理 * 4. 气门升程 适当增加气门升程,改进凸轮型线,减小运动件质量,增加零件刚度,在惯性力允许条件下使气门开闭得尽可能快,从而增大时面值,提高通过能力 最大气门升程与阀盘直径之比 L/d取0.26~0.28 * 发动机原理 * 5. 减少气门处的流动损失 改善气门处流体动力性能,如气门头部到杆身的过渡形状,气门和气门座的锐边等。 * 发动机原理 * 改善配气机构的措施 * 发动机原理 * 第四节 合理选择配气定时 一、进气门迟闭角对充气效率影响最大 1)图中表示了在一定的配气定时下,ηv随转速变化的关系。ηv在某一转速下会达到最高值 。 2)不同的进气迟闭角,ηv最大值相对应转速不同,一般迟闭角增大,ηv最大值相对应的转速也增加 。 * 发动机原理 * 二、排气提前角 保证排气损失最小的前提下,尽量晚开排气门,以加大膨胀比,提高热效率。 当转速增加时,相应的自由排气时间减小,为降低排气损失,应增加排气提前角 三、气门叠开 利用排气管的压力波可增加ηv,故应安排适当的气门叠开角。 在低转速时,为防止废气倒流,要求气门叠开角小,高转速时,希望有较大的叠开角 。 * 发动机原理 * 第五节 进气管的动态效应 由于间歇进、排气,进、排气管存在压力波,在用特定的进气管条件下,可以利用此压力波来提高进气门关闭前的进气压力,增大充气效率,这就称之为动态效应 。 动态效应分为惯性效应和波动效应。 * 发动机原理 * 一、惯性效应(本循环波动效应) 在开口端为负反射;在闭口端为正反射; 二、波动效应(前面循环波动效应) 周而复始,在进气门处的压力产生压力波动 * 发动机原理 * 三、转速与管长 压力波的固有频率f1 发动机转速为n时,进气频率f2为 f1与f2之比为波动次数q2,说明进气管内压力波的固有频率与发动机进气频率的配合关系 对波动效应 * 发动机原理 * * 发动机原理 * 当q2=3/2,5/2……时,下一次气门开启期间,正好与正的压力波相重合,使ηv增加。 当q2=1,2……时,进气频率与压力波固有频率合拍,下一次气门开启期间正好与负的压力波重合,使ηv减小 ; 若q2一定,管长与转速成反比,即高转速所需进气管短,低转速所需进气管长。 * 发动机原理 * 四、排气管动态效应 排气管内也存在压力波,且排气能量大,废气温度高,故与进气相比,排气压力波的振幅大,传播速度快 若能在排气过程后期,特别是气门叠开期,使排气管的气门端形成稳定的负压,便可减少缸内残余废气和泵气损失,并有利于新气进入气缸 * 发动机原理 * 第六节 可变技术 定义:随使用工况(转速、负荷)变化,使发动机某系统结构参数可变的技术 包含:可变进气管、可变气门定时、可变气门升程、可变进气涡流 。 * 发动机原理 * 一、可变进气管 高转速、大功率时,应配装粗短的进气管; 中、低速,大转矩时,应配装细长的进气管 实现:见图2-18,2-19 * 发动机原理 * 可变进气管使所有转速的转矩均增加,平均可增加 8%,最大转矩可增大 12%~14%。 * 发动机原理 * 二、可变气门正时(VVT,Variable Valve Timing) 进气迟闭角、排气提前角应随转速的提高而加大,即低转速时,进、排气门应接近下止点关闭和打开;高转速时,进、排气门应远离下止点关闭和打开。 怠速时,气门叠开角要小,随着转速上升,气门叠开角应加大 实现: 凸轮相位可变:见图2-20 进气持续期可变 :见图2-21 * 发动机原理 * * 发动机原理 * 可实现高速、低速和可变排量三种方式动作的机构。 高速时,高速摇臂是靠油压控制活塞(T形连杆内)与T形连杆相连接,高速凸轮驱动力借助于T形连杆传递到气门。 低速时,高速摇臂与T形连杆的连接断开,而低速摇臂靠油压控制活塞和T形连杆相连接,低速凸轮传力到气门。 在低速、小负荷工作时,1、4两气缸的高速、低速两摇臂均与T形连杆断开,气门停止工作,只有2、3缸按低速方式运转,切换工况如图所示。 高、低速凸轮切换是在发动机转速为5000r/min时,在同一气门开度,两个凸轮输出达到一致点进行切换。 三、电磁控制全可变气门机构: 可以改变进气定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