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复习整理之内容理解及概括.ppt

中考语文记叙文复习整理之内容理解及概括.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分析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这个考点常见的考查题型有: 方法探究 方法探究 真题演练 掌握方法 练习巩固 摸索提高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 1.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2.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概括 3.赏析词句 4.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5.分析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 6.拓展运用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分析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 第五讲 学习目标 1.了解记叙文中“分析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这个考点常见的考查题型; 2.掌握记叙文中“分析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的答题技巧。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5.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形象的内在特点; ◆2012河池市中考题《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选文中的“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答:动作描写。表现了孩子与老人相见前后的高兴心情,侧面烘托一老一小相处得亲切愉快。(3分) 二、再现中考,举一反三 ◆2014年河池市中考题《红花衣和日记本》 21.(2)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21.(2)心理描写,形象的刻画出“我”对日记本的期待,及对父母做法的不解与委屈。 二、再现中考,举一反三 题型一 概括人物形象 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三、题型分析,探究方法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2007·河南· 《让我看着你》) 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 第一步 审清题干 概括人物形象 +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品质特点1(1分) 品质特点2(1分) 具体依据1(1分) 具体依据2(1分) + + ①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二步 梳理情节 抓住关键词句 注意情节转换 生活事件 ①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三步 具体概括 多侧面 忌笼统 坚强 爱儿子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四步 标清序号 爱孩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静?。?? 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① ② 增加条理 题型一 方法总结 概括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题思路: 审清题干 梳理情节 具体概括 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 品质特点1(1分) 具体依据1(1分) + 品质特点2(1分) 具体依据2(1分) + 标清序号 增加条理 多侧面 忌笼统 梳理情节 简明概括 ① ② 题型二 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描写(根据对象)分类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场景描写 细节描写 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3.(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说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2010、2011年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 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⑩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 答案: 心理描写(1分),突出了他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的高贵品质(1分)。 答案要素: 描写方法 表达效果 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3. (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说明下面两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