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分)(2014无锡)纳米级Cu2O因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备.docx
20.(10分)(2014?无锡)纳米级Cu2O因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备受关注.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系列研究.I 纳米级Cu2O的用途研究【查阅资料】①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高浓度氧气中才能燃烧,生成氮气和水.②在纳米级Cu2O的催化作用下,氨气与氧气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以下化学反应:4NH3+5O2═4NO+6H2O 4NH3+3O2═2N2+6H2O工业上用NO制备硝酸、氮肥等化工产品.【实验1】设计图1的实验装置验证氨气在氧气中燃烧:将过量的氧气与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实验组需先通入氧气,后通入氨气,理由是 NH3在空气中不能点燃,并且NH3逸出会造成污染 .【实验2】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并对生成物进行成分分析根据气体成分分析数据,同学们绘制了曲线图(见图3),发现在纳米级Cu2O的催化作用下,300℃时以生产 氮气 为主.若利用后续处理装置模拟硝酸的工业制法,最好将电热丝的温度控制在 900 ℃左右.II 纳米级Cu2O的制备研究利用某些特殊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将某岩石中的不溶性硫化铜(CuS)转化为可溶性硫化铜,进而制得纳米级Cu2O,其流程如图4:(1)在细菌作用下,岩石中的硫化铜(CuS)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2O2CuSO4 .(2)③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蓝色沉淀 .(3)在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生成Cu2O、N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H4+4Cu(OH)22Cu2O+N2↑+6H2O ,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 +1 .(4)经测定该岩石由硫化铜(CuS)和其他不含铜元素的物质组成.现用1000g该岩石制得21.6g纯氧化亚铜(Cu2O),该纯氧化亚铜(Cu2O)中铜元素的质量是 19.2 g.若制得氧化亚铜(Cu2O)的过程中,铜元素的总损耗为25%,通过计算确定该岩石中硫化铜(CuS)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物质的制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科学探究.分析:【实验1】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2】根据图象数据分析(1)根据书写方程式原则书写(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分析实验现象;(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写方程式原则书写(4)根据氧化亚铜的化学式可 求出铜元素的质量,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可求出CuS中铜元素的质量,从而求出CuS的质量与质量分数.解答:解:【实验1】由于装置上端开口,若先通入NH3,NH3在空气中不能点燃,并且NH3逸出会造成污染.【实验2】由图曲线可以看出,在300℃时氮气比NO产量高,以氮气为主.若利用后续处理装置模拟硝酸的工业制法,生成物中应以NO为主,因此最好将电热丝的温度控制在900℃左右.(1)反应物是硫化铜(CuS)与空气中的氧气,生成物是硫酸铜,反应条件是细菌,化学方程式为CuS+2O2CuSO4(2)③中反应是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物中有氢氧化铜,因此可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3)反应物是液态肼(N2H4)和Cu(OH)2;生成物是Cu2O、N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4Cu(OH)22Cu2O+N2↑+6H2O,Cu2O中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铜元素化合价为+1价;(4)Cu2O中铜元素质量为21.6g×=19.2g;制得氧化亚铜(Cu2O)的过程中,铜元素的总损耗为25%,所以CuS中铜元素质量为=25.6g,因此CuS的质量为=38.4g,故该岩石中CuS的质量分数为=3.84%故答案为:【实验1】NH3在空气中不能点燃,并且NH3逸出会造成污染.【实验2】氮气 900(1)CuS+2O2CuSO4.(2)产生蓝色沉淀.(3)N2H4+4Cu(OH)22Cu2O+N2↑+6H2O,+1.(4)19.23.84%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信息题,阅读量较大,但题目设计不难,关键是细心耐心的读完题意才能较好答题. 北京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中考网 版权所有 谢绝转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指南广东版》贯标培训资料.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冀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Q_GJXH 5-2020玻璃门锁企业标准.pdf
- 石油钻采设备及工艺自喷井采油及设备.pptx VIP
- 《 甘肃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内业资料指南 》.pdf VIP
- 三类汽车维修管理制度.docx
- 中美网络众筹融资模式比较研究--以Kickstarter和点名时间网站为例.pdf VIP
- 211安全工作法讲义 中原油田安全环保处.ppt VIP
- 2025年小学秋季开学家长会《育心育智,共促成长》.pptx
-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分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