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五课单元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第五课单元测试.doc

高二第五课单元测试 —、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为了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国家计划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为此,许多专家对是否影响生态、防止水质污染、妥善安置移民以及“大调水大浪费”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证。据此回答l~2题。 1、之所以必须对是否影响生态、如何防止水质污染等问题进行逐个的详细的论证,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 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素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B 只有对各要素首先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C 只有对事物的各个要素分别进行周密的分析,就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 2、专家对南水北调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详细的论证和中央决策的过程中 A 只是进行分析,还没有进行综合 B 专家的论证是分析.中央的决策才是综合 C 都是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D 专家进行论证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中央作出决策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被《时代周刊》评为把人类带入2l世纪的100位领袖人物之一的科学家陈章良说:“难道我们皓首穷经,对世间万物盘根究底,不是为了有一天能读懂生命的本质吗?难道人类向大自然发起一个又一个挑战,不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更长久、更美丽吗?”据此回答3-4题 3、我们对世间万物盘根究底是为了能读懂生命的本质的说法,揭示了认识的 A 局限性 B 作用 C 目的 D 根本任务 4、人类向自然发起一个又一个挑战,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更长久、更美丽。这表明 A 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B 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挑战自然 C 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D 认识的目的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5、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是①合理的科学想象 ②突破一切成规、一切制约,超常发挥人的思维潜能 ③逆向思维 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6、以下思维活动不属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是 A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认为声音能使铁针颤动,那么反过来这根铁针的颤动就应该能还原为声音。结果他成功了 B 奥斯特发现电可转变为磁,法拉第从中受到启发,将磁又转变为电,为发电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C 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为了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D 一些人提出要研制发明一种不需要提供动力或能源而能够永远不停地转动的永动机 7、文坛元老萧干先生一生的座右铭是“事在人为”。他说:“我认为条件主要靠自己来创造,如果把感叹客观条件差的时间用在加强发挥主观努力上的话,那么一旦时机到来时,就不会辜负那份机遇,不会辜负自己。人一辈子像是同社会及自己的环境对局,每走一步棋,就得承其后果。生活这本书没有止境,但心里要有追求,要有境界。”这其中包含的哲理主要是 A 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 B 人的主观努力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 人应该对自己负责 D 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性的制约 8、下列选项中,体现思考在认识事物本质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是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有志者,事竟成 9、“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这一观点 A 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 B 否认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C 没有看到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D 坚持了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10、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过程是①改造事物的过程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付出艰辛劳动,不断创造条件去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 ③形成概念、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逐步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④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的过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过去曾存在过“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现在,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搞个体、干私营、进外企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方式。这一变化表明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③实践活动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④人们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有局限性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