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周年,承载着我无尽的思念.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十周年,承载着我无尽的思念 — 纪念母校56 周年校庆暨七七、七八级入学30 周年 78 级校友李爱华,2008 年4 月 三十,对数学界人士来说是一个平凡的非素整数。但它有着人们喜爱的特点: 十的倍 数, 而立之数。在金色的2008 年,三十对我更有着极不平凡的意义。我不能让时间倒 流,却总是情不自禁地借着思绪和怀念回到三十年前,那伟大的1978 年,那改变了多少 人命运的一年。 就是在1978 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和高考制度的恢复,我和成千上万的知 识青年一样,凭借着自己的辛勤努力和不懈追求,通过国家高考,昂首挺胸、骄傲自信地 跨进了曾经十分向往、可望又不可及的大学校门,成为七七、七八级的一名大学生。那一 年对我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经过了五年的插队和工厂的磨练之后,我终于走进了理 想的大学殿堂,用自己拿过锄头、开过车床的手握起了笔杆在北京钢铁学院的学海里耕 耘。 在母校读书的六年,让我享受到一生最快乐、最青春、最亮丽的时光。虽然我自认有 着当过工人、农民、并走南闯北在海外奋斗近二十年的可评可说的经历,但我不得不承认 在北京钢铁学院的学子生涯是我一生最难以忘怀的一段岁月,也是最值得我骄傲自豪的一 段。 时光荏苒,我对母校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 我怀念当年我们七七、七八级同学对科学知识的孜孜苛求、对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的 无比珍惜。时至今日我仍不时听到来自当年的老师们和下几界的晚辈们对七七、七八级同 学刻苦学习和敬业精神的赞叹; 我怀念阶梯教室每晚那不灭的灯光和晚自习的同学们全身心投入的专注神情。当年我 们常常在晚饭前轮流早早地去 “占地儿”,只为了在那时尚的地方可以拥有一席之地,以 便数小时的遨游书海; 我怀念当年向大部头“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的挑战,以及每当经过反复推敲 解出一道题后的欢喜雀跃和自我陶醉;正是那时的勤学苦练为我今后的学术发展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我怀念曾经为我们授课的数学系柳孟辉、解基培、刘钦圣、容尔谦和张鸿姿等老教授 们那一丝不苟、各具特色的课堂,和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对数学科学和教育的深深的 爱;正是他们引导我们迈进了纯洁美妙的数学殿堂; 我怀念钢院操场那给我带来无数辛苦和喜悦的400 米跑道。那上边流淌着我当年田径 训练时的汗水甚至血水 (曾“光荣”负伤)。当年作为运动员为学校争夺北京市高校团体 总分第一、为基础部在校内团体名次的提升而 “争分夺秒”(本人是短跑运动员)的情景历 历在目;在钢院的运动生涯使我得以领略田径队王玉璞先生美妙的教练艺术。是他把我从 体育课中发现,带进短跑组“精雕细琢”并很快地提高了成绩。我难忘那炎炎烈日下一趟 趟的加速跑和严冬里腿绑沙袋的负重体能训练,谁能不说这样的经历影响了我今后一生的 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 我怀念15 斋一楼那间狭小简陋的女生宿舍,那俭朴,单纯,三点一线 (宿舍-教室-食 堂) 的生活。那里不仅奏出了我们六个室友走向数学殿堂的序曲和终身难忘的友情, 还造 就了一段与小我六岁的潘俠同学行影不离, 互帮互学, 亲如姐妹的美谈。 我怀念学生食堂午餐时那熙熙攘攘、 “争先恐后”的情景。那买饭窗口前长长的队伍 和每日单调、千篇一律的饮食仍然会不时勾起我的回想。那时偶尔奖励自己的一顿红烧茄 子简直是一种高级享受。奇怪的是大学毕业后“吃遍全球”,我再也找不到一道那样有滋 味的红烧茄子了。 我怀念我班第一任班长詹锦涛同学那渴望学习和与生命抗争的顽强精神。在1978 年,经历了艰苦的兵团生活锤炼的他终于实现了自己上大学的梦想。尽管身患癌症在毕业 前夕离开了我们,但他为自己的理想抗争到了最后一息; 我怀念我们的辅导员孙素云老师像母亲一样地对我们的呵护、批评和关爱,这种无微 不至但不失严谨的关怀是我们大学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经历过近二十年在美国的高 等学府读书和教学之后,我深深地感悟到这是一个中国大学生们独有的特权; …… 我的怀念是无尽的,它与时间成正比地增长。在钢铁摇篮那段充满青春活力、激励我 奋发向上的大学生活是我记忆长河中永远的财富。在这里我只能记述上面这小小的一笔. 人们说,30 而立。从踏进钢院校园进入数学师资班那天起,我就决意要把一生献给 数学科学与教育。在进入数学领域的而立之年,我可以欣慰地向母校报告:这个理想正伴 着我人生的脚步逐渐地实现着。 1982 年本科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