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地球化学_地球化学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 第五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本章内容 自然界引起同位素成分变化的原因 同位素年代学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一、自然界引起同位素成分变化的原因 核素的性质 同位素分类 同位素成分的测定及表示方法 自然界引起同位素成分变化的原因 一、自然界引起同位素成分变化的原因 (一) 核素的性质 (一) 核素的性质 (二) 同位素分类 (三) 同位素成分的测定及表示方法 二、同位素年代学 放射性衰变定律 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 Rb—Sr法 二、同位素年代学 工作步骤 1)观察; 2)作出采样计划: a空间分布; b新鲜程度;c肉眼目估含钾矿物含量; 3)采集10-15个样品(0.5-1kg)配上标本(磨制薄片),单矿物样量(0.5-1g); 4)无污染加工(玛瑙研钵); 5)作Rb、Sr 定量分析算出每个样Rb/Sr比值; 6)结合Rb/Sr比值和镜下观察结果,选择无后期作用叠加的五个样品,送Rb-Sr同位素实验室; 7)Rb-Sr等时线法样品用全岩样, 为了拉开比值亦可挑选合适的单矿物与全岩样共同成线. 三、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一) 基本概念 (二) 氧、氢同位素地球化学 (三)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1. 在自然界铅同位素成分的变化 4.地壳中的铅同位素比值在地球历史中单向增长。其铅同位素成分的变化是放射铅不断加入到原始铅的结果。 见图:由图可见,经过45.7亿年 238U 已衰变掉其总量的一半(238U的半衰期与地球年龄接近),目前地壳中的 206Pb 约一半为地球形成以来 238U 衰变的产物。 5. 自然界中铅同位素的质量数很大,加上不同同位素之间的相对差又很小,由此由于物理化学条件改变而造成的它们之间的分馏作用极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2. 铅同位素的分类 自然界的铅同位素分成放射成因铅和普通铅两大类。 放射成因铅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指的是凡由 238U、235U、232Th放射衰变所产生的 206Pb 、 207Pb 、 208Pb,均称为放射成因铅,而仅仅204Pb为非放射成因的。 狭义指的是矿物结晶时,形成异常的 U、Th 放射性同位素(沥青铀矿、锆石),经放射性衰变所产生的 206Pb 、 207Pb 、 208Pb 的异常积累,它的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矿物结晶之后。 3. 铅同位素的应用 普通铅按B.R.多伊的定义指的是U/Pb 、Th/Pb比值低的矿物和岩石中任何形式的铅(如方铅矿、黄铁矿、钾长石等)。在矿物形成之前,铅以正常比例与U、Th共生,接受U、Th衰变产物的铅, 不断叠加并均匀化,在某一地质作用中固结形成的含铅矿物,由于含铅矿物中U、Th的丰度相对于Pb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此,矿物中再也没有放射性成因铅的生成,也就是说其铅同位素组成被“冻结”了。这是普通铅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记录了矿物形成时的铅同位素组成。 为了讨论铅同位素的年龄测定和示踪作用,我们又将铅按其成因和产状分为原生铅、原始铅、初始铅和混合铅。 原生铅:指地球物质形成之前在宇宙原子核合成过程中与其他元素同时形成的铅,原生铅都是非放射成因铅,而且以富含 204 Pb为特征。 原始铅:指的是地球刚形成时的铅。以美国Canyon Diablo 陨硫铁作为标准。 初始铅:一般指的是矿物和岩石结晶时进入到其中的铅,其铅同位素组成等于原始铅同位素组成加上从地球形成到岩石、矿物结晶时这段时间内所积累起来的放射成因的铅。 混合铅:即由不同 U/Pb 、Th/Pb比值的两个以上体系混合而成的铅。这种铅同位素组成比较复杂,它可以是普通铅之间的混合、普通铅与放射成因铅(狭义)的混合,也可以是放射成因铅之间的混合。混合的比例、混合作用的时间及混合的次数影响着它们的铅同位素组成的变异。据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自然界几乎所有的含铅矿物和岩石都是混合铅,它们没有计时意义。 下面用图把这几种类型的铅归纳对比一下: 几种类型铅的归纳对比图 普通铅法 年龄测定(Pb-Pb法)也称Holmes-Houtermans法 基本思路: 自地球形成开始铅同位素在某一具有正常的U/Pb 、Th/Pb比值的体系中演化,由于U 、 Th的衰变作用不断积累了放射成因的206Pb 、 207Pb 、 208Pb ,直到形成含铅矿物,才脱离原来的体系。含铅矿物形成之后,直到测定时仍保持原有的封闭状态,该矿物的铅同位素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