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docVIP

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2011年1月1I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第I卷的机读卡和第II的答题卡一并收回。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面是我国某流域200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与1960年比较变化情况(%)图,读图回答 1—2题。 1.该流域可能是 A.松花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塔里木河流域 D.海河流域 2.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沙地增加 B.由于水资源减少,引起沼泽减少,次生盐碱地增加 C.由于不合理放牧,导致草场退化,载畜量降低 D.由于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加大,导致大量开垦耕地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单位:℃)图,读图回答3~5题。 3.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增大 B.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C.由西向东增大 D.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4.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B.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C.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D.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小于内陆 5.与同纬度亚欧大陆比较,该地区气温年较差 A.西岸更大,东岸更小 B.东、西两岸均更大 C.西岸更小,东岸更大 D.东、西两岸均更小 下面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6—8题。 6.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均以崎岖的高原为主 B.两地均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C.甲地地势西高东低,乙地地势东高西低 D.甲地以流水作用为主,乙地以风力作用为主 7.关于甲、乙两地附近海域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成因看,两地的洋流均为风海流 B.两地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C.由于洋流影响,甲地南部海域的污染物将向西扩散 D.乙地西部海域由于上升流,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8.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B.两地均位于热带,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C.乙国草原广阔,大牧场放牧业发达 D.甲国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种植园农业 某人6月18日12时(北京时间)乘火车从哈尔滨(45?45N,126?38E)出发,经满洲里到赤塔,然后沿第一亚欧大陆桥,于当地区时6月24日13时到达莫斯科(55?45N,37?35E)。据此回答9—11题。 9.途中可见的文化景观是 A.乌拉尔工业区的钢铁工厂 B.天山山麓地带的点点绿洲 C.里海沿岸的石油井架 D.一望无际的亚寒带针叶林 10.在火车行驶期间,莫斯科日落时刻的变化规律是 A.逐日推迟 B.先逐日提前,后逐日推迟 C.逐日提前 D.先逐日推迟,后逐日提前 11.在火车行驶期间,哈尔滨和莫斯科同处一日内的时数为 A.114小时 B.115小时 C.120小时· D. 144小时 12.规范的社会秩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史载孔子编订《春秋》时寓褒贬、别善恶,后世僭越者多惧之。孔子的目的在于宣扬 A.尚贤 B.礼治 C.民贵君轻 D.儒法并用 我国古代一些制度的创设,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回答13~14题。 13.“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该材料意在强调“此项制度” A.服务封建统治的实质 B.导致脱离实际的学风 C.有助于推进社会公正 D.完全打破了等级隔阂 14.历史经验证明,对特定区域实行特殊管理,有利于该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下图所示元朝行政区划的设置中,由中央直辖的两个单列行政区是 15.王安石指出:“古者……权贵贱,平物价。今去古既远,出纳敛散之权一切不归公,其弊将深。”为此,他在变法中 A.设立市易务 B.抑制土地兼并 C.实施青苗法 D.设置转运使 16.诗歌“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址同。”(节选自1683年康熙帝的《中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