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洲——Cloud 欧洲最大的公共WiFi网络 遍布英国6000多个点 以每周100点的速度递增 已经在其它欧洲市场部署并开始运营 Germany、France、Sweden、Italy、Spain、Benelux 普适计算架构和服务交付能力 多业务提供商的Wi-Fi平台 亚洲无线网络的应用现状 日本 2004年WLAN设备(包括AP与无线网卡)出货量和销售金额达到485.2万台和430亿日元 2008年出货量与销售金额分别可望达到979.0万台与529亿日元 网络运营商 DoCoMo,Vodatone,au(KDDI) 内容服务 Weathernews,Sega, Bandai 亚洲无线网络的应用现状 我国的WLAN发展情况 高等院校、大公司 中国移动“随e行” GPRS+WLAN+3G 中国电信“天翼通” ADSL+WLAN+EVDO+CDMA1X 中国网通“无线伴侣” 宽带+WLAN 无线北京 借助奥运契机,采用WiFi + WiMAX,北京打造“无线城市” 北京无线城市一期网络信号覆盖二环、三环、CBD商圈、金融街、中关村等地区,覆盖面积共100平方公里 网络二期工程完成后,将在北京市内建设9000个Wi-Fi接入点,150个WiMAX基站,覆盖北京市90%的主要街道 无线上海 借助2010年世博会契机,上海嘉定无线城市计划建设200~300个WiFi基站 采用以WiFi-Mesh为主,WiMAX为辅的无线通信方式 OSI模型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通常影响OSI中的三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物理层 无线系统中关键资源是无线频谱,物理层重点是设计如何有效利用频谱资源的调制、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信号检测等技术 链路层 重点是如何在时间上、频率上或空间上共享频谱,其中MAC层协议的设计尤为重要 路由层 重点是路由和服务质量 无线通信的MAC层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如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通常做法是将不同的MAC层功能分配给不同的逻辑信道 同步和广播信道 协助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 通常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移动终端通过监听找到本地基站并与之同步 系统时间、基站ID、帧定时信息等 寻呼和接入信道 为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提供信息交换,以便快速建立一个电话呼叫 信息登陆、寻呼、接入 控制信道 为控制信息提供一个通信链路 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 功率控制、切换 业务信道 提供最终用户之间交换信息的逻辑信道 网络层 无线通信影响网络层的原因 链路纠错的可靠性低于预期 诸如语音通信等应用的实时性要求 终端的移动导致网络呈现动态性 跨层通信(cross-layer) OSI模型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条件的变化,必然会降低频谱和功率的效率 不断发展的无线网络要求支持多种业务类型以及服务质量要求,并且要支持网络拓扑结构的复杂变化 在研究网络性能优化的同时,更要关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或网络层以及上层之间的互相协调配合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将分散在网络各个子层的特性参数协调融合,以提升整体网络的性能。 跨层设计的思想就是使任意两层之间能够互相提供和利用有用信息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MAC) 物理层 自适应是跨层设计的核心思想,所谓自适应就是指协议栈能够分析和提取所需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正确反应的机制,它既包括协议栈的上层对下层变化的自适应,也包括下层对上层要求的自适应 无线网络中可能的跨层通信方式 提纲 计算机网络简要回顾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 无线网络体系架构 ?移动计算的基本概念 移动计算与无线网络应用现状 移动计算的概念 Mobile Computing is an umbrella term used to describe technologies that enable people to access network services anywhere, anytime, and anyway Mobile Computing : A technology that allows transmission of data, via a computer, without having to be connected to a fixed physical link. 是一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在运动过程中 所具有的不间断访问数据的能力。 类似的术语 Nomadic computing: “portable”; no mobility while connected Ubiquitous computing: computing everywhere… OR computers everywhere…most of them invisible Mobile computing: “on-the-g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2025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基于Javaweb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医院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急救应急演练脚本.docx VIP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1.6.“小房子”展示会教案(2025秋版).doc VIP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重大风险隐患项描述实践指南(【2025】测评报告新增).docx VIP
- 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整册教案.pdf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23年版).doc VIP
- 急性左心衰护理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