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系统__汽车电气设备-第三讲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配电器 配电器安装在点火信号转子的上方,由绝缘材料制造的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分电器盖的中央有一高压线(中央电极)座孔,其内装有带弹簧的炭柱,压在分火头的导电片上。分电器盖的四周均布有与发动机气缸数相等的旁电极,可通过高压分线与各缸火花塞相联。 分火头装在分电器轴的顶端,随分电器轴一起旋转,当点火控制器大功率晶体三极管截止(点火线圈初级电路断开)时,分火头上的导电片总是正对某一旁电极。 发动机工作时,在点火线圈初级电路断开的瞬间,来自点火线圈的高压电经中央电极的炭柱、分火头上导电片,以火花形式跳到旁电极上,再经高压分线送往相应的火花塞。 2)点火信号发生器 常用的点火信号发生器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电磁感应式、霍尔效应式和光电式。 当分电器轴转动时,点火信号发生器转子连同分火头随分电器轴一起转动。这时,即在点火信号发生器内产生反映曲轴位置的电信号,点火信号发生器将该信号送入点火控制器,以控制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进行点火。 关于各种点火信号发生器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将在5.3节作详细介绍。 3)点火提前调节机构 在分电器中一般设有两套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的装置。一套是能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的离心式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另一套是能按发动机负荷不同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的真空式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 但在电控电子点火系统中,则取消了这两套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的装置,改由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直接控制点火提前角。 (1)离心点火提前调节器。离心点火提前调节器是在发动机不同转速下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的装置,它使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大而适当地增大,其结构如图5-15所示。 图5-15 离心点火提前调节器 1-螺钉及垫片; 2-点火信号发生器转子(凸轮); 3-拨板; 4-分电器轴;5-离心重块; 6-弹簧; 7-托板; 8-销钉; 9-柱销 (2)真空点火提前调节器。真空点火提前调节器能根据发动机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使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负荷的增大而减小。真空点火提前调节器装在分电器壳体的外侧,其结构原理如图5-16所示。 a)小负荷(节气门1/4开度) b)大负荷 c)起动和怠速 图5-16 真空点火提前调节器结构原理示意图 1-分电器外壳; 2-点火信号发生器转子(凸轮); 3-点火信号发生器(触点); 4-真空点火提前调节器外壳; 5-弹簧; 6-真空连接管;7-进气道; 8-节气门; 9-膜片; 10-拉杆; 11-固定销 为适应不同品质汽油的不同抗爆性能,在换用不同品质的汽油或季节发生变化时,常需调整点火时间。为此,一般在分电器上还装有辛烷选择器,如图5-17所示。 图5-17 辛烷选择器 1-调节臂;2-紧固螺钉;3-托板及指针;4-底板;5-拉杆 通常可将分电器总成的紧固螺钉旋松,使分电器外壳相对于轴转过一个角度后再紧固以改变点火提前角。为了使调整时能看到调整的角度,在分电器壳体的下部装有指针和刻度板,可以指示出壳体转过的角度。 4)分电器的型号 根据QC/T73-93的规定,国产分电器的型号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3.火花塞 1)火花塞的工作条件及对火花塞的要求 火花塞(spark-plugs,亦称火星塞,俗称火嘴)的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它要受到高压(5.88~6.86MPa)、高温以及燃烧产物的强烈腐蚀。 因此,火花塞必须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能够承受冲击性高压电的作用,能承受剧烈的温度变化(混合气燃烧时承受1500~2000℃高温燃气的炙烤,而在进气时,又要承受50~60℃的进气突然冷却),并具有良好的热特性,并要求火花塞的材料能抵抗燃气的腐蚀。 2)火花塞的结构 在钢制壳体的内部固定有高氧化铝陶瓷绝缘体,使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之间保持足够的绝缘强度。绝缘体孔的上部装有金属杆,通过接线柱与高压分线相连,下部装有中心电极。 图5-18 火花塞 1-高压分线接线柱; 2-陶瓷绝缘体; 3-导电金属杆; 4-壳体; 5-导电玻璃; 6-中心电极; 7-紫铜垫圈; 8-密封垫圈; 9-侧电极 金属杆与中心电极之间用导电玻璃密封。中心电极用镍锰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导电性能。 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之间的间隙一般为0.6~0.7mm。与高能点火系统配套的火花塞,其间隙可达1.0~1.2mm。 图5-18 火花塞 1-高压分线接线柱; 2-陶瓷绝缘体; 3-导电金属杆; 4-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