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检项目参考
各主要体检项目的临床意义 2
一、血常规: 2
二、尿常规: 5
三、乙肝两对半: 7
四、肝功能: 7
五、血脂4项: 8
六、血糖: 8
七、血尿酸: 9
八、血肌酐、尿素氮: 9
九、甲胎蛋白(又名胎甲球,AFP): 9
十、癌胚抗原(CEA): 9
十一、胸透、胸片: 9
十二、心电图: 9
十三、B超: 10
什么是乙肝 10
什么是乙肝? 10
什么样的乙肝需要治疗?(上 ) 13
什么样的乙肝需要治疗?(中) 14
什么样的乙肝需要治疗?(下) 16
常用临床检验参考值 17
一、血液 17
各主要体检项目的临床意义
一、血常规:
主要检查血液中红细胞、血色素的含量,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及血小板的数量。有助于了解有无贫血、感染、查找出血的原因及异常形态粒细胞等。
(一)、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
正常值 :红细胞 男性:4.0~ 5.5×1012/L 女性:3.5~4.5×1012 /L
血红蛋白 男性:120g~160g/L 女性: 110g~150g/L
临床意义:
1、 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增多
一般经多次检查男性红细胞>6.0×1012/L 血红蛋白>170g/L;
女性红细胞>5.5×1012/L 血红蛋白>160g/L;
就可认定为增多,原因为 :
1):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 缺氧 见于高原地区居民,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3):促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多: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2、 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减少
低于正常值的低限,通常称为贫血。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 90g/L ≤血红蛋白<参考值底限
中度: 60g/L ≤血红蛋白<90g/L
重度: 30g/L ≤血红蛋白<60g/L
极重度: 血红蛋白<30g/L
贫血的原因为:
1):生理性减少 见于儿童和孕妇。
2):病理性减少 见于:
A、红细胞生成减少
a、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造血组织容量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浸润 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
原因未明 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等)伴发的贫血。
b、造血物资缺乏或失利用
缺铁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铁失利用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NA合成障碍 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各种巨幼细胞性贫血(很常见)
B:红细胞破坏过多
a、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缺陷)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b、红细胞外来因素(获得性因素)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c、失血
急性失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
慢性失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
(二)白细胞(WBC)
正常值:(4~10)×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数高于10 ×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10 ×109/L称白细胞减少。由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为主。故在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因此,白细胞增多或减少,通常就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关系和相同意义。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分为两类:反应性增多和异常增生性增多
反应性增多见于:
A;急性感染或炎症
B: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以及血管拴塞所致局部缺血性坏死等。
C:急性溶血
D:急性失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受教育程度调查.docx
- 受精作用及早期胚胎发育.docx
- 湖南省教育学科研究院.doc
-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doc
- 湖南省教育科学究研院2.doc
- 变态心理学一些小知识.doc
- 变更收款单证位明.doc
- 变频-工频-软启动的工作原理.docx
- 叙事作文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docx
- 湖南省水资源和开发概况讲座.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