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名词解释和填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名词解释 1、地壳;地壳是固体地球的最外层,位于莫霍面以上,主要由固体岩石组成,其厚度变化较大,由几公里到近80km,平均18km。 2、岩石圈:地壳+上地幔的顶部(盖层);均为固态岩石组成,所以称之—岩石圈。 3、软流圈:岩石圈底界至220km左右,地震波传播速度较慢,为低速带,此带内的物质呈熔融状态,称为软流圈(或称软流层)。 地温梯度;一般把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 5、克拉克值:根据大陆地壳中5159个岩石、矿物、土壤和天然水的样品分析数据,于1889年第一次算出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数值(平均重量百分比),即元素的丰度,后人为记念这个创举,将之命名为克拉克值 6、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在一定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7、岩石: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存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矿物集合体。 8、岩浆岩:熔融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岩石 9、沉积岩:松散的喾物经过压实、胶结或重结晶形成的岩石 10、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11、岩浆作用:岩浆形成、运移、冷凝的全部过程。 12、沉积作用: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条件适宜是指搬运能力减弱,如流水搬运泥砂时,流速减小时,动能减少,过载而沉积。化学沉积受化学反应规律支配,过饱和沉积胶体凝胶作用。 13、变质作用:岩石基本上在固态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 ,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等变化的地质作用。 14、风化作用:岩石受外力作用后发生机械崩解和化学分解,破坏产物基本残留原地,使坚硬的岩石变为松散的碎屑及土壤。(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生物风化) 15、剥蚀作用:剥蚀作用是指风、冰川、地面流水、地下水、海洋和湖泊等地质营力在其运动过程中使岩石破坏并脱离原地的作用过程。 搬运作用:风化和剥蚀作用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被流水、冰风等运动着的介质从原地转移到另一地点的迁移过程。 晶簇:生长在岩石裂隙或空洞中的许多单晶体所组成的集簇状集合体叫晶簇。 条痕:指矿物粉末的颜色,它能减弱他色,消除假色,保存自色,所以常比矿物的颜色更固定,更具鉴定意义。 光泽:矿物表面反光的能力。矿物表面反射出来的光线越强,其光泽越强。 解理:矿物晶体受外力敲击或挤压后严格沿着一定结晶方向破裂,并能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这些光滑破裂面称为解理面。 断口:矿物受力后产生的不平滑的破裂面。 岩浆:上地幔或地壳深处,天然产出的成分以硅酸盐为主的高温溶融物质。 岩基:地表出露面积大于100Km2的大型侵入体。平面多呈长圆周形或条带状。 岩株:是一种不规则的近浑圆状或圆柱状的中、小型不协调侵入岩体。出露面积一般小于100Km2。 岩墙(岩脉):狭长板状侵入体。切割围岩层理,规模可大可小,是岩浆沿围岩裂隙挤入冷凝成岩,可根据切割地层判断形成的大致时代。 岩盆与岩盖:侵入体似盆状,中凹边凸延展方向与水平层理一致 围岩为水平层理———岩盆侵入体似盖状、蘑菇状、中凸边凹———岩盖。 岩床:板状侵入体。延展方向与围岩层理平行,顺层侵入,岩浆沿围岩的层间裂隙挤入冷凝成岩,常为基性岩浆。煤层中常见有岩床侵入。 岩鞍:是一种侵入于褶皱转折端虚脱处的鞍状侵入岩体。 主要矿物: 在岩石中含量众多,对于确定岩石名称是不可缺少的,在分类命名上起主要作用。如石英、钾长石是花岗岩的主要矿物。 次要矿物:在岩石中含量次于主要矿物,对于划分岩石大类不起主要作用,但对确定岩石种属起一定作用的那些矿物。 副矿物:含量很少,常小于1%,个别情况可达5%,在一般的分类命名中均不起作用。 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岩石中所有矿物 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其中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如果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则称斑状结构;如果基质为显晶质,则称似斑状结构。 文像结构:伟晶岩里石英呈楔形镶嵌于钾长石巨晶中,石英形似希伯莱文字。 条纹结构:钾长石和斜长石有规律的交生。它可 以是固溶体分解形成,也可以是交代成因的。称条纹长石。 块 状 构 造(均一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在整块岩石中分布是均匀的,岩石各部分在成分上或结构上都是一样的。 斑杂构造:在岩石的不同部分,其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差别很大,因此整个岩石看起来是不均一的,斑斑块块,杂乱无章。 条带构造:不同成分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或者是成分相同但结构、颜色及造岩矿物成分或数量不同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呈带状、条带状彼此平行或近于平行。 流纹构造:酸性熔岩中最常见的构造。是由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等表现出来的一种流动构造。 气孔和杏仁构造:喷出岩中常见构造,常见于熔岩层顶部,它是由于从冷凝着的岩浆中,尚未逸出的气体,上升汇聚于岩流顶部,冷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