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选修三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pptVIP

湘教版选修三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 人文地理因素 社会认知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1. 自然地理因素 (1) 地质基础 ——依托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其分布与构造格局有密切关系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1. 自然地理因素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 ——分布在深大断裂上 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青海湖、滇池、 洱海等断层湖——分布在高原的构造带上 (1) 地质基础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1. 自然地理因素 (2) 气候条件 ——依托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1. 自然地理因素 (2) 气候条件 “白色旅游”——寒温带和中温带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雪公园 吉林雾凇 吉林雾凇 哈尔滨冰雕 (2) 气候条件 “白色旅游”——寒温带和中温带 世界三大 冰雪艺术区 加拿大魁北克省 日本札幌 中国哈尔滨和齐齐哈尔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2) 气候条件 “白色旅游”——寒温带和中温带 “三S”旅游 海滨旅游 ——亚热带和热带海滨 大海 sea 沙滩 sandbeach 阳光 sunlight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加勒比海 夏威夷 地中海 海南三亚 下列旅游景观具有地带性的是( ) ①火山地貌 ②峡谷地貌 ③冰雕玉砌世界 ④午夜阳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C 课堂检测: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1) 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 中国的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杭州、安阳、郑州) 俄罗斯圣彼得堡 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1) 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 (2) 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的地理“痕迹” (古战场、古渡口、万里长城等) (3)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活动, 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3. 社会认知因素 ——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一系列新的旅游形式的发展 1. 自然地理因素 2. 人文地理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1) 分布广泛 (2) 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3) 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 (4) 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联系 ——北京及河北省北部、关中平原地区、四川盆地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万里长城 广西桂林山水 杭州西湖 北京故宫 江苏苏州园林 安徽黄山 长江三峡 台湾日月潭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 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人类活动 ——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1). 火山地貌景观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侵入岩 喷出岩 (1). 火山地貌景观 ——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喷出地表 (2) 分布 ——在以内力作用为主的构造带上 (3) 景观特色 ——火山锥、火山湖、熔岩流、熔岩台地等 (玄武岩) (1) 成因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4) 实例 休眠火山 首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首批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的8个之一 五大连池 ——火山堰塞湖 玄武岩 黑龙江五大连池 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安徽黄山 江西庐山 河南云台山 河南嵩山 云南路南石林 广东丹霞山 湖南张家界 黑龙江五大连池 (2). 花岗岩地貌景观 岩浆侵入→冷凝成岩→上升成山→球状风化→形成景观 (2) 分布 ——我国东部地区的中山 (3) 景观特色 ——多峭壁、怪石 (1) 成因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4) 实例 黄山 九华山 华山 (3).砂岩地貌景观 砂岩→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景观 (2) 分布 ——我国东部地区的中山和低山 (3) 景观特色 ——石英砂岩峰林、丹霞地貌 (1) 成因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4) 实例 武陵源 武夷山 广东丹霞山 (4). 喀斯特地貌景观 (1) 成因 石灰岩→流水溶蚀侵蚀→形成景观 (2) 分布 ——云贵、广西 (3) 景观特色 地上—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