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单元测试17 人民版必修2
一 选择题
1.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成熟时期,你应该回答( )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2.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根本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统治政策的差异 C.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3.唐朝时期,我国历史上出现第二次人口南千的高潮,其政治原因是( )
A.安史之乱 B.永嘉之乱 C.七国之乱 D.靖康之变
4.唐朝诗人张籍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反映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多次战乱,人口南迁 B.少数民族政权开发南方 C.两晋时期在南方的开发 D.民族融合
5.中唐以后,扬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江南经济开始得到开发 B.江南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C.江南正式成为经济重心 D.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6.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正式由北方转到南方是在( )
A.两晋南朝 B.唐朝初 C.唐朝中后期 D.南宋
7.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 )
A.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修芍陂 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8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讥”
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沙”
9社会动乱是中原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七国之乱 第一次高潮 西汉 B.永嘉之乱 第一次高潮 两晋之际
C.安史之乱 第二次高潮 唐朝 D.靖康之乱 第三次高潮 两宋之际
10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出现的特点是( )
①南迁人民带去的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 ②出现在国家分裂或战乱中 ③随政治中心迁移而迁移
④南方统治者注重发展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两汉时期,塞北(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在当时四大经济区中,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是( )
A.山西、江南 B.山东、江南 C.龙门碣石以北、江南 D.山东、山西
12.把钢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上,能够大大提高生产力。这种冶炼技术最早出现在(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
13.欧洲到18世纪才开始用焦炭冶铁,焦炭的使用曾直接促成欧洲冶铁业的进步。用焦炭冶铁在中国流行开来是在( )
A.汉代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末年 D.明朝时期
14.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长128厘米,总重量仅48克,据此可以判断其主要用料是( )
A.麻 B.棉 C.丝 D.化纤
15“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
A.丝 B.棉 C.毛 D.麻
16.《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了( )
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 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D.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原料
17.“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18.下列为某收藏家的藏品,据此判断该收藏家的生存年代不早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9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最新学案.doc
-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最新同步测试.doc
-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最新教案.doc
-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最新教案.doc
-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最新学案.doc
-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最新学案.doc
-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最新教案.doc
-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最新学案.doc
-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最新学案.doc
- 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最新同步测试2.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