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原子和分子素材.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错题回顾1、(14海南)实验室内用块状固体碳化钙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激烈,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 )2、(14.泰安)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3、(2014?济南)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Ⅰ.氯酸钾(KClO3)固体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的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小刚同学欲在实验室中以此方法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1)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2)用氯酸钾制备氧气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小强同学欲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然后利用氢气测定某氧化铁样品中含Fe2O3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会发,也不发生反应).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1→C→D2→D3.(已知:Fe2O3+3H22Fe+3H2O;其中D1、D2、D3为三个浓硫酸洗气瓶)(1)在装药品之前,检查仪器A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2)小强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D2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变化,测算氧化铁样品中含有Fe2O3的质量分数.试验中,在其他操作正常的条件下,若下列情况出现,请你对测算出的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较,并作出判断(用“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填写下列空白).①若装置中不连接D1,则测算结果将  .②实验开始时,小强在没有加热之前就通了一会氢气,则测算结果将  .(3)若测得洗气瓶D2的质量增加m g,则C处大玻璃管内的物质总质量应该减少  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分液漏斗的开关关上,导气管插到液面以下,用热毛巾裹住锥形瓶,如果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无气泡冒出则漏气17、(2014?赤峰)同学们在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部分性质实验,具体操作如下:(1)溶液配制:用50mL 30%的过氧化氢溶液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玻璃棒外,还需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A、托盘天平 B、烧杯 C、漏斗 D、量筒 E、胶头滴管(2)气体制备:用配制好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你在如图1A、B两套装置中选择其中一套,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3)性质实验:小明用收集好的氧气,进行了铁丝燃烧的实验.实验前,它在集气瓶底部  ,然后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将火柴点燃,待火柴快燃尽时,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拓展延伸:小亮同学在上述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于是引起了小亮同学的探究兴趣.【提出问题】是哪种粒子能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加快呢?【查阅资料】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Cu2+【猜想与假设】Ⅰ、不可能是H2O,理由是  ;Ⅱ、可能是SO42﹣;Ⅲ、可能是Cu2+.【实验验证】如图2所示:在实验①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  不能使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在实验②中加入  后,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进一步证明能使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的是  .【结论】实验证明,硫酸铜在该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硫酸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思与交流】Ⅰ、检验实验②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  ;Ⅱ、写出过氧化氢在硫酸铜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复习知识点一 分子与原子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知识点二 原子的构成物质的组成、构成与分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纯净物:①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②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可用化学式表示。混合物:①宏观:由多种物质组成。②微观:由多种分子构成。不具有固定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不能用化学式表示。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或原子)的运动速度和间隔发生变化,而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并未改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从而构成新的物质。如:水的蒸发是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通电分解是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氧分子原子的结构b、原子核内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c、不是所有的原子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