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扶贫温暖边境小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点扶贫温暖边境小县.doc

定点扶贫温暖边境小县   在祖国西北边陲,有一个叫作吉木乃的边境贫困县,哈萨克、汉、维吾尔、回等23个民族和睦相处,但其中不少群众仍生活困难。自2002年开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始定点帮扶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疆吉木乃县,这个边境小县,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结交“穷”朋友   吉木乃县,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辖7个乡镇41个行政村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6团,总人口只有3.9万人。这个人口不多的小县,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各族群众始终坚持到争议地区放牧保边斗争,终于使106平方公里的边界争议地区最终回到祖国怀抱,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做出了贡献。这里的群众勤劳爱国,但这片土地却并不富饶、舒适。吉木乃县处于亚欧气候过渡带,地处萨吾尔山北麓西伯利亚寒潮入侵的风口区,境内平均海拔2143米,全年8级大风天气在90天以上,冬季寒冷漫长,无明显夏季,无霜期仅有90―110天。干旱、大风、暴风雪、冰雹等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典型的多灾易灾县。   吉木乃县还是资源禀赋匮乏县。该县是全疆地表水资源最少的干旱贫水县,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地表水年径流量仅0.74亿方,利用率已经达到80%以上,大大超过了60%的生态警戒线,有限水资源只能保证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左右。畜牧业生产长期沿袭“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生产方式,自然草场退化、沙化率达到44%。矿产资源匮乏,目前仅有煤炭、石材资源进行小规模开发,新型工业化发展缺乏资源保障。   由于以上原因,吉木乃县经济发展滞后。该县经济属于典型的财政供养型,全县89.18%的财政支出需要上级支持。2016年初,尚有24个贫困村、2279户6265名贫困人口,分别占农牧区总数的58.5%、40.6%、30.9%,他们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2017年,全县现有的2279户626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要全部脱贫,2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实现贫困县摘帽。   倾情扶贫路   面对这样的县情,中石油的工作人员吃惊、心痛,最初也惆怅过。这定点扶贫工作怎么搞?贫困人口怎么扶?经过多次调研,他们达成了统一认识,这就是始终把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改变贫困面貌、改善广大贫困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作为中心工作,始终把解决贫困问题作为自身的重要职责,同吉木乃县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向贫困做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相信,人心齐,泰山移,贫困的面貌一定会在携手努力下改变,边境农牧民的光景一定会好起来。   定点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中石油相关领导先后40余次深入吉木乃县开展调研,他们提出建议50余条,根据定点扶贫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扶贫工作重点,制定了扶贫工作规划,并以规划为依托,以项目为手段,逐步建立了对口扶贫项目考察、论证、投资制度,以及信息统计报告制度、调查研究报告制度、现场工作报告制度等,为吉木乃县解决了上百个问题。   为改善人才、技术短缺的情况,中石油先后两批次派出10余位同志,来到这一自然条件恶劣的边境小县长期蹲点帮扶。挂职期间,帮扶干部们视吉木乃县为家、视扶贫为己任,深入贫困一线调查研究,多方谋策,全力以赴,赢得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与好评。   吉木乃县作为地处边疆高寒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很多贫困群众生活条件非常差,特别是在住房方面,大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坯房,年久失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但由于缺乏资金,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成为极为突出的“老大难”。对此,中石油累计投入安居建房资金1000余万元,针对当地贫困群众底子薄、生活条件差、就地脱贫无望的恰勒什海乡、托普铁热克乡,正式启动了“石油新村”项目,对无力改善居住条件的?困群众及贫困乡村实施住房搬迁改造工程,改善其生活条件,使村民长期存在的交通、通讯、用电、饮水、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等“老大难”得到彻底解决。六年间,共完成石油新村入户道路16条,新建改造扶贫房307户、蔬菜大棚20座,开展土地平整14936平方米、植树绿化4000棵,安装自来水和电网配套设施307户。村民赵奎道说:“我们有房住,首先要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政策;第二,要感谢中石油的帮扶,这是我的心里话。”   蔬菜大棚的建设,不仅为全乡农牧民增加经济来源开辟了新的经济产业,还使全县人民冬季饭桌上的洋芋、白菜、萝卜“老三样”转化为丰富的绿色蔬菜,提升了餐桌上的营养价值。居民张淑华说:“自从我们县有了大棚菜,冬天就不愁没绿色蔬菜吃了,冬天和夏天一样,啥菜都有。”   村民李刚富就是靠种植大棚蔬菜改善了生活,他告诉笔者:“种菜累是累点,但收入也是可观的,每个大棚每年纯收入保守一点4-5万元没问题,这两年我还培育花苗,也能挣到一些钱。”   全面促发展   定点扶贫不久,中石油就认识到,仅仅开展物质上的扶贫是不够的,物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