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班 级: 土1205-1班
学 号:
姓 名: ***
指导教师: 高**
专 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5-12-20
1. 工程概况
区间砾砂:褐色、灰褐色、黄褐色,中密~密实,饱和。含大于2mm颗粒占总重的35~45%,钻探过程中所见最大粒径80mm该层分布连续层厚:色,饱和,砾砂混粒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粘粒含量6%。含大于mm颗粒占总重的35~45%,最大粒径80mm。该层层厚。含粘性土薄夹层圆砾浅黄色、黄褐色,中密~密实,湿~饱和,混粒结构,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粘粒含量9%。含大于2mm颗粒占总重的35~45%,最大粒径80mm。该层分布连续,层厚。本区段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地下~ DK278+728(京石客专里程)段明洞衬砌结构。
(3)隧道采用无砟轨道,道床底面至内轨顶面的高度为77.9cm。
(4)改建京广线、京石客专隧道轨面以上有效内净空面积分别为:88.75m2、100.05m2。
(5)采用明挖法施工。
2.2材料
(1)衬砌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
(2)拱部、边墙、底板:C35钢筋混凝土;
(3)水沟及电缆槽槽身:C25混凝土;
(4)水沟及电缆槽盖板:C35钢筋混凝土。
(5)结构底铺设100mm厚C15混凝土垫层+150mm厚碎石垫层。
(6)本图未详之处见有关说明及图纸。
(7)二衬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迎水侧40mm,背水侧30mm。
(8)二次衬砌采用C30防渗钢筋混凝土,防渗等级P10。
3. 设计内容
3.1 荷载计算,确定作用在地下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自重
由ANSYS软件自动计算
地面超载
该区间隧道工程,位于城市主干道下方,埋深h=10m,采用明挖法施工。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可知,该区间隧道为浅埋隧道,应按浅埋隧道设计。这样就会受到城市主干道车辆荷载的影响。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_D60-2004)可知,车辆重力标准值为550KN,车辆外形尺寸(长X宽)为15.0X2.5m2。
隧道位于城市主干道下方,作用在路面的车辆荷载就相当于地面超载。所以该区间隧道的地面超载为:
地面超载为(每延米):qK地面超载=15KN/m。
地层压力
由工程地质可知,从上到下,隧道覆盖层及周围岩层情况依次为:杂填土,层厚2m;砾砂夹粉质粘土,该层分布连续,层厚5m;粉质粘土,层厚5m;含粘性土薄夹层圆砾,该层分布连续,层厚8m;风化花岗岩,含粘性土薄夹层圆砾层以下12m均为风化花岗岩,中等风化状态。隧道埋深为10m,大多处在含粘性土薄夹层圆砾层中,围岩完整程度和坚硬程度较差。根据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可以判定该区间隧道所处围岩级别为Ⅴ级。
根据隧道施工设计图纸可知,开挖坑道宽度B=26.50m。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可知,等效荷载高度值为: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可知,隧道埋深。
所以该区间隧道为超浅埋隧道,隧道处于城市主干道以下,地面基本水平,故隧道衬砌结构所受荷载具有对称性。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天然容重18.2kN/m3,层厚2m;砾砂夹粉质粘土,天然容重19.4kN/m3,饱和容重21.6kN/m3,该层分布连续,层厚5m;粉质粘土,该层饱和容重22.4kN/m3,层厚5m;含粘性土薄夹层圆砾,该层饱和容重23.8kN/m3,该层分布连续,层厚8m;风化花岗岩,含粘性土薄夹层圆砾层以下12m均为风化花岗岩,中等风化状态。
根据水文地质特征,本区段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雨季丰水期的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3.0m,冬季枯水期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4m。围岩压力计算选择地下水的不利情况,即按雨季丰水期的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3m计算。
围岩压力的垂直均布压力为:
围岩压力的水平压力可按朗金公式计算。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隧道所处地层为粘性土层,故在施工阶段,侧向水、土压力,应采用水土合算。坑道的净高,隧道开挖坑道底部有2.54m厚中等风化状态的花岗岩,岩性较好,可认为水平侧压力系数为0,即隧道所受的水平侧压力只在距地面10m到20m范围内呈梯形分布。平均饱和容重为。岩体的似摩擦角。岩体两侧摩察角
作用在隧道顶部的水平压力为:
作用在隧道底部的水平压力为:
隧道围岩压力图
地震荷载(地震烈度7度)
作用在隧道衬砌结构横截面上的地震作用力,可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