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百条建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学生的一百条建议 校长给学生的一百条建议之一 落空的德育盛宴 学校餐厅的东边种下一片杏树,第一年结果,但因为园林科的同志管理到位,果子长得很密,伸手可及。有领导和家长到学校参观,总在这片硕果累累的杏树前驻足惊叹:只看这压弯枝头的杏树,足见学校管理的精细了。 我也深感自豪,每每有领导来,转来转去总转到这片杏树林,这片林子在大家眼里成了一道风景。我甚至还想到,等果子成熟的时候,在全校搞一次德育活动,让大家采摘下来,然后分享这个德育盛宴。 但我们这个计划还是落空了。 当我再见到这片杏树林时,已经泛黄的果子所剩无几。不少同学经过这片林子时,脸上无不表露出失落和不解的神情。 果子被谁摘去了?后来才知道,是被一些家属区的一群小孩子摘走了。因为是一群小孩子,他们还不懂事,更没有社会公德意识,恶作剧是他们的天性,你无火可发,无计可施。 再到秋天,同样的遭遇又轮到校园内那些火红火红的柿子树。而做出这样的事情的,同样是家属区的孩子。 但由此事折射出一个我们必须重视的话题——习惯养成与社会公德意识。 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素质人才都来应聘。这一些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这些年轻人想,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准十拿九稳了。   没想到,这一面试出问题了。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年轻人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老板走了,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志,得意非凡,闲不着,围着老板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年轻人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经结束。没有啊?我们还在等您啊。老板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哎呀,这些年轻人一听啊,捶胸顿足。他们为什么这么感慨万千呢?他们说:我们长这么大,就从来没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   想想看,我们哪个家庭、哪个学校,经常进行这样的教育?翻东西,是儿童时期的一种习惯,是一种好奇。小孩去串门,看到人家的抽屉,挨着个儿地翻。爸爸妈妈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妈妈的包。但是,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特点,不是一个缺点,他就是好奇,他的社会化程度很低,他还不知道要尊重别人。   这个就是教育的欠缺。如果大人不及时纠正和教育,他翻惯了,就成了习惯。就象摘果子的那些小孩子,因为是小孩子,大家只能说你很淘气,但如果没有人告诉你这是错的,你会重复错误,重复做同样的错事,就成了习惯,就会造成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 校长给学生的一百条建议之二 远离不良习惯    我们学校的德育有一个主题——孝敬父母,感恩苦学。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讲究孝道,但事实上,不孝敬父母的特别多。根源何在?与习惯有关。中国有个传统,小孩子撒尿撒到别人身上,大人很高兴,哈,这是福气!那孩子就会一个劲儿往你身上尿。尿在大人身上还受到鼓励,长大后,他能把父母的感受放在心上吗? 就象小孩第一次骂人的时候,他就特别注意看大人的反应,大人这个时候千万千万别笑,如果你笑,还夸他孩子真聪明,嘴巴真巧,那这孩子第二次还骂,而且会骂得更厉害。我们的传统文化助长了不文明习惯的滋生。由此想到一几则让中国人脸红的报摘。 一个由文化干部组成的赴欧考察团,没想到好几位团友一口老痰,从意大利一直啐到了巴黎。飞机上不让随地吐痰呀,一下飞机,憋了一路的老痰直落到停机坪上。清完嗓子一抬头,旁边竟然立着一块中文牌子:请不要吐痰。显然,这牌子是专门给中国人立的,丢人啊! 在日本的地铁里,中国游客总是没有排队候车、先下后上的习惯;日本人乘车或在饭店里吃饭时很少大声喧哗,但中国游客却喜欢成群结队地大声谈笑;还有,在旅游途中走累了,我们的同胞会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去欧洲旅游的一些中国游客,对西方文明的文化古迹不屑一顾,最大兴趣就是大包小包地买名牌…… 有人描述了建国50周年大典上看到的难忘一幕。我们几个北大的代表有幸坐在观礼台上观看长安街的游行表演。游行结束观礼台上的人起身后,观礼台地上一片狼藉,面包、空瓶子扔了一片。我们大声喊住这些人,想让他们把垃圾带走,可是根本没人理我们。再看旁边的使馆代表的观礼区,仍然和表演开始之前一样整洁。 每每看到这样的报摘,做为一个中国人,你脸红吗? 咱们的孔老夫子说得很好,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成若天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致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少年时期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 鉴于此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