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铅酸蓄电池
第一节 铅酸蓄电池基本知识
作用:是贮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所发出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对蓄电池的基本要求是:
①使用寿命长;
②自放电率低;
③深放电能力强;
④充电效率高;
⑤少维护或免维护;
⑥工作温度范围宽;
⑦价格低廉。
一、铅酸蓄电池的发展
铅酸蓄电池是1859年卡斯通和普朗特(GastonPlante) 发明的。
他们用两片铅片作电极,中间隔以橡皮卷成的细螺旋作隔板,浸在10%的硫酸(H2SO4)溶液(密度1.06g/cm3)中,构成一个铅酸蓄电池。
由于它的主要原料是铅和酸,因而称为铅酸蓄电池或简称为铅蓄电池。
1906年,普朗特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一个由9个单体电池构成的铅酸蓄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铅蓄电池——普朗特电池。
但普朗特电池存在着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化成时间相当长、电池放电容量不大等问题,所以没有获得工业上的应用。
铅的氧化物和硫酸混合可制成膏剂——铅膏,涂在铅片上可大大缩短化成时间,电极利用率和电池放电容量也大为提高。
1881年,富尔(Faure)发明了涂膏式极板,但它的一个严重缺陷是铅膏容易从铅板上脱落。
1881年末,有人提出了栅形板栅的设计,即将整体的平面铅板改成多孔板栅,将铅膏塞在小孔中。这种极板在保持活性物质不脱落方面比整体平面铅板好。
1882年,以铅锑合金(Pb—Sb)作板栅,增强了硬度。
铅粉、铅膏、合金板栅作为现代铅酸蓄电池极板结构就此确定下来。
传统的浇铸方式是将熔融的铅液注入板栅模具中铸造而成。一般是一次铸成2片板栅,因凝固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另外,1mm以下的薄型板栅铸造成形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种模具也有体积小、便于倒班、成本低、设计灵活等优势。
板栅的制造
1910年开始,铅酸蓄电池生产得到充分发展。
1957年原西德阳光公司制成胶体密封铅酸蓄电池并投入市场,标志着实用的密封铅酸蓄电池的诞生。
原因:一是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用于启动、照明和点火的蓄电池的发展;其次是电话业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并要求安全可靠又能使用多年,使得蓄电池开始广泛用于汽车、铁道、通信等工业。
1971年美国Gates公司生产出玻璃纤维隔板的吸液式电池,这就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电池)。
VRLA电池商业化应用30年来,尽管出现过一些问题,如漏液、早期容量损失、寿命短等,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怀疑,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其设计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沿用至今。
二、VRLA电池的结构和原理
(一)结构
负极板
隔 板
正极板
壳体采用耐酸、耐热和耐震的硬橡胶或聚丙稀塑料制成整体式结构,壳体内分成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每个单格内装有极板组和电解液组成一个单格的蓄电池。
壳体的底部有凸起的筋,用来支撑极板组,并使极板上脱落下来的活性物质落入凹槽中,防止极板短路。
壳体
(1)极板(板栅 ):以铅锑合金为骨架,上面紧密地涂上铅膏,经过化学处理后,正、负极板上形成各自的活性物质,正极的活性物质是PbO2,负极的活性物质是海绵铅,在成流过程中,负极被氧化,正极被还原,负极板一般为深灰色,正极板为暗棕色。
(2)隔板:隔板有水隔板、玻璃纤维隔板、微孔橡胶隔板、塑料隔板等,隔板的作用是储存电解液,气体通道,使正、负极间的距离缩到最小而互不短路;隔板可以防止极板的弯曲和变形,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要起到这些作用,就要求隔板具有高度的多孔性、耐酸、不易变形、绝缘性能要好,并且有良好的亲水性及足够的机械强度。
(二)主要零部件及作用
(3)电解液:铅酸蓄电池一律采用硫酸电解质,是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必需条件。
对于胶体蓄电池,还需要添加胶体,以便与硫酸凝胶形成胶体电解质,此时硫酸不仅是反应电解质,还是胶体所需的凝胶剂。一定浓度的硫酸配比一定浓度的硅凝胶,即成为软固体状的硅胶电解质。碱性蓄电池的电解液是22%~40%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
(4)电池槽及槽盖:蓄电池外壳,它为整体结构,壳内由隔壁分成三格或六格互不相通的单格;其底部有突起的肋条,用来搁置极板组;肋条间的空隙用来堆放从极板上脱落下来的活性物质,以防止极板短路。槽的厚度及材料直接影响到电池是否鼓胀变形。外壳材料一般是用橡胶或工程塑料,如PVC或ABS槽盖。
(三)基本反应原理
当用连有电流计的导线连接两极时,可以观察到三个重要的现象:
Zn棒逐渐溶解,铜棒上有气体溢出,导线中有电流流过
此反应的实质是:
组成蓄电池需要有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把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过程(氧化过程)和得到电子的过程(还原过程)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牛头刨床机构分析说明书概要.docx
- 萨缪尔森详细介绍.ppt
- 牛头刨床机械系统及工作原理培训概要.ppt
- 牛头刨床刨刀往复运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概要.docx
- 牛头刨床设计概要.doc
- 迁飞性昆虫的发生和治理研究进展13级植物保护三班李岩1307101074概要.ppt
-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ppt
- 牛腿满堂支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75X50概要.doc
- 牛腿南瓜生长注意事项概要.ppt
-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课件(共20张).ppt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6届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
- 2025简历个人自我评价简洁10篇.docx
- 七年级历史教案大全.docx
- 镇党委书记在镇年轻干部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docx
- 医院社保管理制度范文(3篇) .pdf
- 2025年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单招英语2014-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摘选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