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考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终稿.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4考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考指导 广东真题 1.(2013?广东)下列民间制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佛山剪纸 B.潮州木雕 C.信宜竹编 D.客家米酒 2.(2014?广东)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矿炼铁 B.干冰制冷 C. 海水晒盐 D.风能发电 3.(2015?广东)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水力发电 B.煤燃烧发电 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考点梳理 1.物理变化: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火柴折断、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等。 2.化学变化: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铁生锈、物质的燃烧、食物腐败等。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态、状态的变化,但本身没有变化,分子 改变;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或沉淀的现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 改变。 4.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互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有化学变化。 注意: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     生成。 一、物质的变化判断 【例1】(2015?德阳)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聚乙烯塑料制得食品袋 B.用食盐制得纯碱  C.将液态空气分离制得氧气 D.将石油分离制得汽油 二、物质的性质判断 【例2】(2015?兰州)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挥发性 B.溶解性 C.稳定性 D.导电性 三、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例3】淀粉酶可以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高分子)转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下图是淀粉酶对淀粉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对该过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淀粉酶起催化作用 B.淀粉酶可以催化一切的化学反应 C.是化学变化 D.淀粉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质量都没有改变 解题小技巧 1.如何在叙述时区别变化与性质及用途: 在叙述物质的变化时往往是某物质生成另种物质。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具有、易、难等。 例如: ①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②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在叙述物质的用途时往往有作用等表达。 备考演练 1.(2015?武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车胎爆炸 B高粱酿酒 C玻璃破碎 D干冰升华 2.(2015?重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酒精挥发 C火柴燃烧 D铁器生锈 3.(2015?日照)下列方案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D.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羊毛线和腈纶线 4.(2014?德州)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 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 ★物质的性质 7.(2015?宁波)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 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 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8.(2015?呼和浩特)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乙醇可作燃料 B.氧气用于炼钢  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 9.(2014?雅安)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稳定性 B.酸碱性 C.还原性 D.挥发性 10.(2014?重庆)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 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 ★物质的用途 11.(2014?鄂州)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常用作燃料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