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常学识.docx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馆3、最早使用班级一词---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捷克,埃拉斯莫斯4、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5、最早提出美育一词--------席勒6、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7、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8、德智美三育提出在1906年,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五育提出在民国时期9、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学校教育系统11、制度化教育阶段始于-----近代12、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13、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又叫钦定学堂章程、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又叫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4、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15、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16、近代颁布的两个学制是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17、首次提出六三三学制,且现在仍在采用----壬戌(xu)学制18、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19、各国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20、我国最早的学校在夏代,称:校、庠(xiang)、序21、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分官学和私学,欧洲封建社会分教会教育、骑士教育22、中国古代教育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典型代表---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23、西周代表奴隶社会时期教育水平,分国学和乡学教育24、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谐发展教育)、斯巴达教育体系25、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26、西欧教会学校主要学神学、七艺,七艺:修辞学、辩证法、音乐、天文、文法、算数、几何2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8、曾子著作---《大学》29、《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30、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中庸》31、《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基础32、科举制度开始--隋唐33、宋代以后,教学的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四书五经34、我国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35、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36、“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师说》37、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3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39、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40、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41、墨翟(di)为代表的墨家、儒家------并称显学--------------------------------------------------------4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43、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44、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学思行统一------孔子提出45、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46、有教无类--孔子4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48、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50、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51、因材施教--孔子52、学而时习之--孔子53、温故而知新 --孔子54、孔子之后儒家代表----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55、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具有世界影响。56、战国末期乐正刻作品---《学记》5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58、《乐正真考证》---郭沫若完成59、《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60、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化民成俗的意思即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6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6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63、师严然后道尊--《学记》64、君子之教,喻也--《学记》6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启发性原则66、学不躐等--《学记》---循序渐进原则67、教学相长--《学记》68、循序渐进--《学记》69、揠苗助长—-违背顺序性70、陵节而施---违背阶段性71、不陵节而施--《学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72、杂施而不孙,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