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问题再爆发北京某银行4个月200起诈骗.docVIP

金融安全问题再爆发北京某银行4个月200起诈骗.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安全问题再爆发:北京某银行4个月200起诈骗 宏观经济京华时报[微博]2014-08-31 07:31 我要分享 124   利用改号软件冒充银行客服,套取事主信息实施诈骗;偷手机卡和信用卡修改验证信息进行盗刷……记者近日获悉,当前不法分子利用改号软件等高科技手段从事银行卡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今年5月份至今,仅某大型银行北京分行就接到此类案件200余起,受害事主遍布浙江、江西等多个省份,涉案金额70余万。   典型案例   1.冒充官方   利用改号软件冒充银行客服   今年6月,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接到某大型银行北京分行报案,称接连收到客户投诉,有不法分子正冒充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诈骗,涉案金额10余万。   首都网警调查中发现,犯罪嫌疑人首先利用改号软件,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提高信用卡额度为名,诱骗事主登录钓鱼网站,并按照页面提示,骗取信用卡卡号、密码等;紧接着,嫌疑人会以事主身份拨打信用卡中心的客服电话,要求更换绑定手机,银行会验证事主信息,而这些信息已被嫌疑人掌握;完成验证后,银行会发给事主变更短信。这时,嫌疑人再次联系事主,称回复短信即可提升信用额度。至此,事主信用卡的预留号码已被修改,消费验证码会发送至嫌疑人修改的手机,嫌疑人就能肆意进行网上消费。   首都网警辗转杭州、南京、上海、厦门多地,成功抓获王某等4名嫌疑人,现场起获电脑、手机、银行卡等大量作案工具。   据悉,4名嫌疑人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分工明确、手法缜密。王某及吴某负责制作钓鱼网站,另外两名女性嫌疑人则专门负责拨打电话,周旋于事主和银行之间。目前,4名嫌疑人因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已被北京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2.窃取机卡   偷SIM卡信用卡男子盗取4000元   19岁的宋某是北京某保险公司职员。4月24日,宋某的同事何某外出办事将手机和钱包遗忘在办公桌上。宋某见状就用作废的SIM卡和捡来的一张信用卡,调换了何某的SIM卡和钱包里的信用卡。   下班后,宋某用何某的手机号码拨通华夏银行的客服电话,并通过手机验证码成功修改信用卡密码。随后,宋某在路边的ATM机上取出900元现金。第二天,宋某再次戴着口罩在ATM机上取出3100元,并将电话卡和信用卡扔到公厕里。   何某信用卡被盗的当晚,发现手机不能正常接收短信和接打电话,便在次日到营业厅补办了电话卡。刚补办成功,何某就接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醒,内容是她的信用卡在24日、25日分两次提取4000元现金。   何某立即打开钱包,这才发现钱包里的信用卡根本不是自己原来的卡,何某当即挂失了信用卡并报警。   警方通过调取监控录像获得线索,于5月20日将宋某抓获。目前,宋某因涉嫌盗窃罪已被东城检察院审查起诉。   3.伪造身份   假身份证办卡转移诈骗赃款   今年24岁的王某和18岁的汪某,均来自安徽。没有固定工作的两人为赚钱多次使用某电信诈骗团伙(已被另案处理)提供的身份证,前往银行办理银行卡。每办理一张银行卡,就可以得到60元到200元不等的报酬。   今年6月22日晚上,团伙成员告诉王某,曾由王某经手办理的一张银行卡被人挂失,而这张银行卡被团伙用来转移赃款,卡内仍有余额25万余元。由于王某与银行卡“持卡人”曾某的长相酷似,团伙便唆使王某冒充曾某去解挂银行卡取现。据了解,曾某的身份证由该团伙网上购买得来。6月23日上午,王某与汪某两人逃过银行的身份核查,解挂了银行卡并取款19万元。当晚,团伙成员发给王某和汪某每人1000元好处费。   6月24日上午,团伙发现已经解挂了的银行卡又被挂失,于是叫来王某、汪某前往银行故伎重演。不料,早已有所防范的银行工作人员识破骗局、当即报警。二人被赶来的民警当场抓获。目前,两人已被东城检察院批准逮捕。   检方建议   论坛与网银单设账号密码   京华时报:与银行卡相关的诈骗案,是近期才高发吗?   东城检察院检察官张家祥:并不是近期才高发,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银行卡越来越普遍,近几年,信用卡诈骗现象一直相当普遍。   京华时报:针对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段,市民们该如何防范?   张家祥:首先,银行卡、手机、身份证件等物品一定要随身携带并分开保管,这样即使被盗也可避免损失。其次,市民在上网时一定要注意安装杀毒软件和防木马软件,并定期杀毒和更新软件;上网过程中,如遇可疑的邮件、链接千万不要点开,不要轻易在网上透露个人信息,以防被犯罪分子获得并利用。另外,市民在使用聊天工具、论坛、网购、网上银行时,不要使用同一用户名和密码,防止犯罪分子破解其中一个,顺藤摸瓜尝试出信用卡密码。   再者是在生活细节上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比如,不要随意丢弃记载信用卡信息的资料,签购单记载有信用卡卡号,先粉碎后再丢弃。千万不要图省事去代办机构办理信用卡;在办理各种会员卡或在街上遇到问卷调查时,一定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