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医物证学辅导要点
zhanghb@mail.xjtu.edu.cn
交大信箱,张洪波,
029805 五楼
第一章 绪论
法医物证学:是以法医物证为研究对象,以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生命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与人体有关的生物检材鉴定的一门学科。国外称:法医血清学,法医血型血清学,法医血液遗传学,法医遗传学,法医生物学。
第一节 物证与法医物证
物证:是指能够以本身所具有的物质特征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物质痕迹。
物证不同于其他证据的特征:(1)物证以物质特征证明案件事实,包括物质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2)物证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具有间接性;(3)物证不易受人们主观因素影响。
以物证客观存在的形式和特性不同进行分类:物品物证,痕迹物证,文书物证,音像物证,化学物证,生物物证。
法医物证:是与人体有关的生物物证,以其生物成分和特性来证明案件事实,通常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唾液、鼻涕、尿液、羊水及其斑痕,毛发、指甲、骨骼和牙齿,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及其碎块;法医物证需要借助检验与鉴定来发现它们与案件事实的联系,在检验之前,它们被称为法医物证检材。
法医物证的特点:(1)稳定性受环境条件影响;(2)法医物证属于“科学证据”。
法医物证的意义:(1)是侦破刑事案件的向导;(2)是查明案件事实的依据;(3)是审查其他证据的手段,具有高度客观性和可靠性,被誉为“无声的证人”。
分类
第二节 法医物证学的任务、理论与方法
法医物证学主要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和()问题。【个人识别,亲子鉴定】
法医物证学的任务:法医物证学主要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个人识别及亲子鉴定问题,许多民事或刑事案件需作法医物证鉴定,包括:
(1)犯罪现场或可疑凶器上遗留的血痕或可疑血痕,需鉴定是否人血,是被害人或作案人所遗留;
(2)强奸或强奸杀人案,遗留的精液或精液与阴道分泌液的混合斑,需鉴定可疑精液斑或混合斑中的精液是否是犯罪嫌疑人所留;
(3)道路交通事故中嫌疑车辆上的血痕、毛发与组织碎片需鉴定是否来自死者;
(4)灾害事故、空难事件造成尸体离断,需鉴定是否同属一人;纵火杀人、焚尸灭迹、火灾遇难、集体被屠杀需进行尸源鉴定;
(5)可疑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无血缘关系,诸如私生子、调错婴儿、拐骗儿童、财产继承、移民、强奸致孕等民事与刑事案件,需进行亲子鉴定。
法医物证的研究方法:法医物证学用遗传标记进行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分析人类多态性遗传标记是法医物证学技术的核心;检材的处理策略和实验结果的科学解释,是法医物证技术的两个关键环节;具体方法:
(1)化学方法:(2)物理学方法;(3)电子计算机技术;(4)形态学方法;(5)免疫血清学方法;(6)生物化学方法;(7)分子生物学方法;(8)遗传学方法;
第三节 法医物证的鉴定
第四节 法医物证学发展概况
三国时代,谢承著的《会稽先贤传》有“以弟血滴兄骨验亲”的记载,这是我国古代判定血缘关系的最早记载,是现代血清学和遗传学的萌芽。
南宋 宋慈编著的《洗冤集录》中有“判血入水辨认亲子、兄弟”的记载。
1893年奥地利的汉斯·格劳斯著的《检验官手册》,将运用科学技术办案写入书中;
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人类红细胞血型用于检案,法医物证检验步入科学时代。
1910年法国刑事犯罪学家艾德蒙·洛卡德提出“接触与物质交换原理”,表述为“任何接触都可以留下痕迹”,这个论点奠定了现代法庭科学的基础。
1958年发现白细胞抗原系统,20世纪60年代用电泳检测血清型及酶型;为法医物证检验与鉴定提供了更多技术手段;
20世纪70年代,应用等电聚焦发现了多种血清型及酶型的亚型;提高了遗传标记个人识别能力;
1985年英国科学家 Jeffreys发现了DNA指纹,其高度个体特异性克服了传统法医遗传标记鉴别能力低的缺陷,使法医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实现了从仅能排除到高概率认定的飞跃,被称为法医物证分析的里程碑。
物证的发现、提取、包装、送检,论述
法医物证研究范围
第二章
遗传学基础:磷酸,碱基,多糖,
DNA与RNA的区别,DNA的二级结构,DNA的复制-半保留
PCR的中文名,其基础
基因:解释
突变,遗传标记-英文名,
颠换
遗传学:中心法则
遗传规律:2个,孟德尔,分离律,自由组合律,举例
DNA—转录—mRNA-翻译—P蛋白质
等位基因:概念
复等位基因,AB+AB=A、B、AB,ee ,比例:1:2:1
遗传方式:显隐性,共显性,半性遗传
线粒体DNA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群体遗传学,哈德温伯格平衡定律,基因型频率,
孟德尔群体,基因频率—学会计算,表型频率
碱基配对:A T A占21%,则T占21%
C G C占29%
哈-温群体的条件:5个
遗传多态性:解释,大于1%
血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