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雕刻时光 相守一生
泌阳县第一初级中学 王心峰
个人简介:王心峰,男,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中学教师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教育厅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驻马店“十大领军人物”、驻马店市“优秀校长”,驻马店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
泌水流香,孕育着“尚德远志探知笃行”优秀品质的泌阳一中人。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成就着我们泌阳一中的名校风范和一流业绩。而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深爱我的教育事业 ,这种爱,对我来说,是我一生不变的情感,用“爱”“心”教育学生,收获满园“桃李”,用“心”工作,我成长着,我快乐着。
童年时期的我,理想并不十分清晰,“长大了当一名教师”这个朴素的愿望源于父亲的一句话。那是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父亲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在烈日的炙烤下挥汗如雨,手握着镰刀在收割庄稼。“长大了当老师吧,天天捏粉笔,你的手就不会像我的手这样粗糙。”父亲对我说。就这样,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长大要当老师的种子,只因不让自己的手如父亲的手那般粗糙,只因不让自己再过父亲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我的初中生活是在离家几十里地的县城中学也就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泌阳一中度过。每个星期天的下午,我都会背上母亲给我蒸的馒头和一瓶罐装的咸菜,那是我一周的生活所需。而每当下雨天,走在泥泞的上学去的路上,挽起的裤腿上总是溅满了泥巴。风里雨里的坚持,只因儿时的梦想。初中两年,每年的端午节和中秋节我都特别希望在学校度过,因为每逢到了节日,我的班主任周采芹老师都会端着粽子和鸡蛋或者是月饼到教室让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解解馋”。希望在学校过节日倒不是因为我是个贪吃的孩子,在老师关切目光的注视下其实我不敢吃东西,我只是想体味那种被“妈妈呵护般”暖暖的感觉。周老师是我从初一到初二的班主任,也是我的数学老师。这么多年来,当被我曾经视为至关重要的“牛顿定律”、“微积分的概念”离我渐行渐远,周老师在给我们讲授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单手画圆的一幕却在我的记忆深处深深定格。用小拇指按着黑板做圆心,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一支粉笔按逆时针方向画一条优美的园弧,一个个引领我圆我梦想的圆就呈现在我的面前。
1979年的8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城重点高中—-泌阳一高。在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刚刚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在这里我幸运的又遇上一位恩师——赵巨山老师,是他让我的理想变得更加充盈和丰满。“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单调的高中生活因有了赵老师数学课上精彩的“板书”而变得丰富和多彩。黑板上看似他随意的一个或几个字、一个图,到下课时总能形成一个完美的板书,随意的字、图和彩色粉笔的应用都在标注着本节课的重难点,完整的板书结构就像一幅整齐的画卷。他微笑中隐含有威严,威严中透露着亲切。在他的影响下,一天天“爱”上数学的我注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1981年9月我如愿考入驻马店师专。
从驻马店师专毕业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年,我18岁。回到初中母校,我和我的恩师周老师成了同事。在周老师的影响下,我单手画的圆也越来越“圆”。能作为优秀的师范生在毕业时被分配到县城重点中学,并委以担任“强化班”(当时按成绩高低分为强化班和普通班)班主任的重任,并且学校领导指定让我的老师—我们学校最有名望的特级教师、数学教研组长周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说实话,能有这样的待遇,在当时的青年教师中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为了回报学校领导的厚爱,不辜负全校老师的期望,当时凭着年青人的朝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两个班的数学课,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还要带一个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课外辅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在完成备课、听课、上课、批改、辅导等学校规定的常规工作外,经常利用中午和节假日休息的时间找学生谈话、谈心,晚上常常工作到深夜十一二点钟。“高难度的知识内容,高强度的死记硬背,高频率的考试练习”,成为当时课堂教学中普遍的风景。由于应试教育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和最推崇的教育方式,所以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做题和对习题的研究是当时数学教学工作中的最主要的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我虚心向周老师等老教师学习,从听课到备课,从上课到辅导,努力使学生有兴趣学习数学这门课程,并在轻松活泼中接受知识。为了准备一堂课,经常要查找许多课外资料,斟酌每一道例题,直至写出完整而全新的讲稿。由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课堂教学得到了学校领导、同行、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十几年艰辛的磨砺,凭着执着的追求,我成了泌阳教育战线上的知名教师。艰苦、繁重、长期、扎实的教学实践更为我今后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9月,学校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