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服运动 汉服运动是汉服复兴运动的简称,属于华夏文化复兴运动中的一部分,通过汉服同袍复兴汉服的方式进而推广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方法。 运动开端 2003年11月,民间人士王乐天先生把汉民族的传统服装穿上了郑州街头。 2013年11月1日,由著名词作家方文山组织的西塘汉服文化周召开 。 以华夏衣冠为起点,带动整个华夏文明与人文精神的复兴,并促进民族觉醒,重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这是已经持续了近十年的汉服运动的宗旨。这场新时代的文艺复兴与民族复兴以当代大学生,留学生为主力军,分布在世界各地。这场运动必然会对未来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崇文尚武 汉家儿女 志在吾辈 保卫奥运圣火 心怀天下 成人礼 加冠礼 笄(ji)礼 弱冠年华 奥运设计 世博设计 动漫设计 同袍联谊 海外汉韵 传统节日 上巳节 中秋节 茶道 修身 生活 拜祭辛亥烈士 同一件衣裳,同一个梦想。 同一个信念,同一个追求。 华夏复兴,衣礼偕行。汉服复兴需要每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炎黄子孙共当大义。中国永远不缺循规守矩之官僚,而独缺敢为天下先之当代青年。天将降大任于吾辈,当于吾祖先之锐意进取,自由奋进,敢做,敢为,有勇气,敢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民族开未来。荡涤满洲三百年之晦暗阴影,重塑华夏五千年之精神脊梁。使民族独立于世界,使文明雄视于地球。美哉吾辈中国,与天不老;壮哉吾辈青年,与国无疆! 论题:一·汉服是否需要复兴? 论题入选理由: 1·汉服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其美学,人文,哲学,内在民族精神价值不可估量,而知之者甚少,意在鼓励大家主动查阅学习。(网上很容易找到相关资料,不用花费很多时间) 2·该话题是当前最前沿的人文社会话题之一,代表了当前人文社会发展的动向,可探讨价值很大。 3·华夏精神和民族认同的重塑在当下这个变化巨大的21世纪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这一辈必须面对的现实和承担的责任。 4·当代大学生,留学生是参与其中的人员的主力军,其中90后占60%左右,可以说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也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随着认识到其重要性的人越来越多,其势必会对未来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二·汉服复兴可能对未来中国的影响。 记住吧,记住吧, 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 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 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 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大家看看下列汉服都属于哪些形制? 曲裾 齐胸襦裙 低腰襦裙 袄裙 朱子深衣 短打 周制婚服 唐制婚服:红男绿女 明制婚服 广西新人着汉服循古(周制)制办“穿越”婚礼(2012.8) 《舆服志》讲,我们的衣冠是圣人法天地,取诸自然所创,服章剪裁取意天地日月。所谓上衣下裳,上衣取象乾,下裳取象坤。 深衣制度规定下裳十二幅,是历法中的十二月;章饰纹样,亦取自远近万物,寓德其间。 衣冠上的章纹提示着一个人将如何修身养性,象征天地之色的玄衣纁裳提醒着君子要懂得敬畏天地。那时候,我们穿在身上的不止是衣服,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智慧和敬天礼地的虔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礼仪之夏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追寻幽幽逝水里的文明之美 天人合一 敬天礼地 在历史上日韩服饰深受汉服的影响,这种文化的认同成了区分文明与野蛮的标志。汉服与其它深深带有汉文化烙印的服饰共同构成了东亚汉文化圈。虽然日韩服饰后来逐步加入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但其中汉元素特征清晰可见。 六幅拖动东瀛水 ——汉服对日韩影响 和服,在日本称为“着物”或者“吴服”,意为从中国的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的服装。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当时他们还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令”。初期和服为唐服翻版,之后的盛装十二单的外套华服也被称为“唐衣”。和服虽由汉服发展而来,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如男服的裤子,江户时期之后女服腰带逐渐增宽到比较大的尺度,腰带鼓节移到后背并发展出种种样式,也是区别和服与汉服的主要标志。和服衣料上的纹饰等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日本和服 和服 初仿魏晋隋唐汉服,后来根据本民族特征进行创新 朝韩服饰:韩服 唐代时期,新罗与唐朝交往甚密,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李氏朝鲜中期之后朝服吸收了明朝服装式样,特别是女服朝高腰襦裙发展,而官服、朝服、宫廷重要礼服亦一直保留汉服制度,并随汉服变化而变化,如唐朝时官员的乌纱幞头的后系带为下垂带样式,新罗官员幞头同为此样式,而明代之后改为展角样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