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学生解化学信息题的思维障碍
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对新出现的信息题望而生畏。历次的考试表明,此类题目的得分率偏低。但信息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和创新等能力,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新热点。作为高考备考的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主动探索和研究这个问题,提高解信息题的能力。笔者经过深入的研究和仔细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解答信息题时主要存在下列几方面障碍,并在教学中总结出排除障碍的相应方法。
障碍一:文字叙述冗长,篇幅大,提取信息难
资料型信息题的篇幅有些长达四、五百字,学生阅读到了题的后半段时,又忘了前面部分的内容。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花了很长时间,但不知道讲什么,更谈不上从何下笔,看完题目,还不理解题意,心里就会发慌,记忆和思路混乱,不但这道题目解答不了,其它题目也会受到影响。排除此障碍,可用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一:先看完题目及题后提出的问题,然后依据问题,再从头到尾阅读题目,从中提取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例1. 酒精是一种优质液体燃料,它燃烧值高,无污染,无残留固体,但携带或运输则不如固体物质方便。如在酒精中加入一定的添加剂,可制出固体酒精。其配制方法如下:
(1)将加入10L95%的酒精中溶解,配制成的酒精溶液备用。
(2)将82L95%的酒精和6.5kg硬脂酸加入带搅拌器和温度计的装置,用水浴加热至60~70℃,在不断搅拌下使硬脂酸全部溶解。
(3)加入,搅拌均匀。
(4)随后慢慢滴加配制的酒精溶液,使溶液保持微沸。整个过程约30min完成。
(5)放置冷却至50~60℃左右,将溶液倒入模具,凝固后用塑料袋包装即得成品。
该方法中制得的硬脂酸钠具有疏松框架结构,似海绵吸水一样“吸收”了酒精。该产品碱性低、燃烧残渣少,像蜡烛一样可以用刀任意切割,放在铁板、砖块等上面即可点燃,工艺简单,价格便宜,无污染。
阅读以上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为什么能用酒精来配制酒精溶液?
(2)在固体酒精的制作过程中,为什么不直接用较廉价的硬脂酸钠,而要用新制的硬脂酸钠(NaOH和硬脂酸在混合液微沸的情况下制取)?
分析:本题有四百多字,有用的和没用的信息都混在一起,如果没有目标的从头读到尾,既要理解题意又要分析题中的问题,很难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但如果先看题问,知道题目要求解决什么问题,再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信息,情况就不同。如第(1)问是要回答作为有机溶剂的酒精为什么能用来配置酒精溶液,只要根据步骤①的实际情况,结合相似相溶原理就能解决问题。第(2)问是在固体酒精的制作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新制的硬脂酸钠。只要在题干中提取与新制的硬脂酸钠相关的信息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即新制的硬脂酸钠具有疏松的框架结构,内部有无数小孔,形成了较大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大大增强,所以能像海绵一样吸住酒精。而事先制的硬脂酸钠是实心块状的,难以形成较多的小孔;同时加热保持微沸,有利于形成更多的微孔,增大“吸收”能力。用这种方法解此类型的题目既轻松又省时,准确度也高。
方法二:先进行“粗读”,粗略浏览一遍,并用铅笔先划掉多余的叙述,筛掉一些完全无用的干扰信息,缩短题的篇幅,再“精读”,提炼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
例2. 台北消息:1999年12月21日凌晨,台湾南投地区发生了7.6级大地震,它是由台湾中部地区大茅——双冬及车笼铺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形成的,已知地震波分三种:纵波(P波),速度;横波(S波),速度;面波(L波),速度,在线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预测预报地震的方法很多,一种是吸收法测量地下水溶解气体的量,如CO2或O2,然后绘制成曲线。为了获得氧气的吸收溶液,配制方法如下: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24g焦性没食子酸[邻三酚],再注入160mL21%的氢氧化钾溶液,用塞子塞好后并震荡至固体完全溶解。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吸收氧气后生成,试写出配置及吸收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该题是选取社会的焦点和热点进行命题的,考查的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起点比较高,但是落点比较低。题里面有很多与解题无关的信息,如时间、地点、地震波的种类等等,若筛去这些不必要的干扰信息,可简化为:在锥形瓶中加入焦性没食子酸[邻三酚],注入氢氧化钾溶液后震荡至固体完全溶解;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吸收氧气后生成。
缩简后的题干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的文字,且相关信息明了,类似课后习题。焦性没食子酸即为邻三酚,其性质类似苯酚,所以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解的化学方程式较易得出:
同时从“焦性没食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2分数混合运算(二)》PPT课件.pptx VIP
- 车载DDM-MIMO雷达波形设计及抗干扰研究.pdf
- 2024年供电营业规则复习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医院用电分析报告.pptx VIP
- 2024年餐饮外卖小程序定制开发与推广合同协议书3篇.docx VIP
- 北京市2025年小升初分班测试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21CJ101-1 装配式电梯层门门套-高力装配式电梯层门防火门套.pdf VIP
-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doc VIP
- 译林版六年级上册英语Unit1_单元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餐饮小程序合同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