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
考点一
婴幼儿发展的过程
考点预测
3~4岁被称为(
)。
A.幼儿早期
B.幼儿初期
C.幼儿中期
D.幼儿晚期
答案:B
考点归纳
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在此过程中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其中,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这是发展中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儿童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可以把婴幼儿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考点二
婴幼儿发展的特点
考点预测
儿童先学会爬,后学会走,这说明儿童的发展具有(
)的特点。
A.方向性和顺序性
B.连续性和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A
考点预测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性指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阶段性是指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
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对于每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是不同的。
考点三
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
考点预测
4~5岁是儿童(
)的敏感期。
A.口头语言发展
B.形状知觉形成
C.方位知觉形成
D.学习书面言语
答案:D
考点归纳
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
敏感期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敏感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
考点四
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期
考点预测
有很多事情,幼儿都喜欢自己做,如果成人反对,他就发脾气,这说明该幼儿处于(
)。
A.危机期
B.最近发展区
C.敏感期
D.危险期
答案:A
考点归纳
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幼儿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考点五
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考点预测
(
)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
A.遗传
B.生理成熟
C.环境与教育
D.主观能动性
答案:C
考点归纳
1.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遗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2)遗传奠定了幼儿身心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生理成熟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表现在发展方向、顺序和速度上。
3.环境
环境影响幼儿身心的发展和变化,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提供幼儿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社会环境指幼儿的社会生活条件。
4.教育
教育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幼儿园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选择和利用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因素,控制或克服不利因素,使各方面影响都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
5.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幼儿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也包括幼儿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映能力。
总之,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和教育相结合,促使其身心发展的遗传潜能转化为现实,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和调控作用。
考点六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考点预测
新生儿只有少数几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越来越分化、增多。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
)的特征。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具体到抽象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零乱到成体系
答案:A
考点归纳
1.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逐渐变得复杂多样。
2.从具体到抽象
在整个幼儿阶段,一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到5~6岁时,幼儿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
3.从被动到主动
幼儿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幼儿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幼儿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网络-CH2-物理层(V08)解答.ppt
- 电子对抗.材料.ppt
- 《雪绒花》讲课试卷.ppt
- 计算机网络-CH4-网络层(V08)解答.ppt
- 计算机网络-CH8-无线网络解答.ppt
- 《压力舒缓与情绪管理》试卷.ppt
- 《岩石力学》(完整版)-第3节岩石的变形特性试卷.ppt
- 《盐类水解的应用》第三课时试卷.ppt
- 计算机网络physical解答.ppt
- 蓬勃号一级分离器简介(ssc)解答.ppt
- 飞机充氧阀头静电放电引燃特性:机理、实验与防控策略.docx
- 《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与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竞赛对小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飞秒激光诱导亚波长表面周期结构:机理剖析与实验验证.docx
- 中学教师数字教学能力评价标准动态更新与教学质量提升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自动化改造中的应用与挑战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舞动民族风采: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舞蹈创作中的创新转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教育中融入人工智能的跨学科课程开发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中地理教学平台用户粘性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