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取单体简名,在后面加“树脂”或“橡胶”两字 苯酚 酚醛树脂 尿素 丁苯橡胶 丁二烯 丙烯腈 丁腈橡胶 + 甲醛 + 甲醛 尿醛树脂 + 苯乙烯 丁二烯 + 对于热固性树脂和橡胶类高分子材料按这种命名法 3 以高分子链结构特征命名 “聚”+ 高分子主链结构中的特征功能团: 指的是一类高分子,而非单种高分子 聚酰胺(尼龙): 聚 酯: 通常,对工程塑料类采用该种命名法 第一个数字表示二元胺的碳原子数 第二个数字表示二元酸的碳原子数 只附一个数字表示内酰胺或氨基酸的碳原子数 尼 龙 后坠数字 尼龙66 己二胺 己二酸 尼龙610 己二胺 癸二酸 尼龙6 己内酰胺,或ω-氨基己酸 Ⅱ. 商 品 命 名 法 聚酰胺(尼龙) 聚酯(涤纶) 聚丙烯腈(腈纶) 聚丙烯(丙纶) 聚氯乙烯(氯纶)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 命名程序: 确定重复单元结构 排出次级单元(subunit)的次序,两个原则: 对乙烯基聚合物,先写有取代基的部分 连接元素最少的次级单元写在前面 给重复单元命名,在前面加“ 聚”字 例子: 聚 (1-苯基乙烯 ) Poly(1-phenylethylene) Ⅲ. IUPAC系统命名法 作业: 写出下列聚合物的英文缩写及结构式,并按主链结构进行分类 聚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尼龙66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碳酸酯 聚异戊二烯 聚丁二烯 * * * * * * * * * 19世纪,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改性 19世纪前期,木材、棉、麻、丝、毛、漆、橡胶、皮革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9世纪后期,已经对一些天然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如橡胶的硫化、皮革的鞣制、棉麻的处理等等 20世纪初,高分子材料科学创立准备期 Staudinger 德国化学家 1920年,发表“论聚合”,首次提出链结构的模型,指出存在一类分子量很大的聚合物,它们是由共价键连接起来的大分子。 1932年,Staudinger提出了溶液粘度与分子量的关系式。确立了大分子的存在。 1953年,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世纪30、40年代,高分子材料科学创立期 “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出版,现在高分子概念获得公认; 随后,缩聚反应理论、橡胶弹性理论、链式聚合反应和共聚理论等相继得到研究; 1935年,第一个工业化的高分子材料,尼龙问世(dupont公司);并且一系列高分子材料被合成出来,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高压聚乙烯、氯丁橡胶、丁基橡胶等。 20世纪50年代,高分子工业确立,高分子合成大发展 Ziegler(德) Natta(意大利) 1953年,Ziegler(德)实现了乙烯的低压聚合(高密度聚乙烯),1955年Natta(意大利)实现了丙烯的定向聚合(全同聚丙烯),使高分子工业开始蓬勃发展。配位聚合催化剂统称为“Ziegler-Natta”催化剂,二人于1963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世纪60年代,高分子物理大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测试仪器在高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开发,人们对高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如进一步研究了高分子的结晶结构、高分子的粘弹性、流变学等。 美国科学家Flory ,高分子溶液理论,分子量分布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20世纪70年代,高分子工程科学大发展 20世纪80年代,高性能、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发展 PE、PP高效催化剂研制成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且生产自动化、大型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材料多方面性能要求,聚合物共混理论得到发展。 分子设计概念提出、复合材料深入研究,以及多种合成技术发展,使得高分子材料领域向高性能、多功能方面发展。 ?法国科学家吉尼(Pierre-Gilles de Gennes)成功地将研究简单体系中有序现象的方法推广到高分子、液晶等复杂体系。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Alan J, Heeger Alan G. MacDiarmid 白川英树 导电聚合物 抗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太阳能电池等方面 2000年三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绪论(3课时) 高分子化学基础(3课时) 高分子物理基础(18课时) 第二部分: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 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2课时)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12课时) 总复习(2课时) 学什么? 1《高分子概论》. 代丽君,张玉军,姜华珺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高分子物理》(第二版)金日光,华幼卿,化学工业出版社 3 《塑料成型工艺学》(第二版). 黄锐 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