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大全材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毒蘑菇大全 资源工程学院 09地质工程 邹立水 学号:2009093548 毒蘑菇的危害 毒蘑菇中毒类型 我们可以把蘑菇中毒病例分成6种类型: (1)胃肠中毒型: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粉褶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粘盖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已知有80余种。 (2)神经精神型:已知有60余种。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 (3)溶血型: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鹿花菌引起。 (4)肝脏损害型: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种约20余种。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伞肽的种类外,如环柄菇属的某些种。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高。 (6)光过敏性皮炎型:我国目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耳盘菌。    毒蘑菇的种类及其特征 赭红拟口蘑       又称赭红口蘑。   子实体中等或较大。菌盖有短绒毛组成的鳞 片。浅砖红色或紫红色,甚至褐紫红色,往往中部浮色。菌盖直 径4-15cm。菌褶带黄色,弯生或近直生,密,不等长,褶缘锯齿 状。菌肉白色带黄,中部厚。菌柄细长或者粗壮,长6-11cm,粗 0.7-3cm,上部黄色下部稍暗具红褐色或紫红褐色小鳞片,内部松软后变空心, 基部稍膨大。   夏秋季生于针叶树腐木上或腐树桩 上,群生或成丛生长。   分布于我国台湾、甘肃、陕 西、广西、四川、吉林、西藏、新疆等地区。   此菌有毒,误食此菌后, 往往产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但也有人 无中毒反应。     白毒鹅膏菌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后近平展,直径7-12cm,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离生,梢密,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9-12cm,粗2-2.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生柄之上部。   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   分布于我国河北、吉林、江苏、福建、安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此蘑菇极毒。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毒鹅膏菌       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边缘无条纹, 菌盖初期近卵园形至钟形,开伞后近平展,表面灰褐绿色、 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菌肉白色。 菌褶白色,离生,稍密,不等长。菌柄白色,细长, 圆柱形,长5-18cm,粗0.6-2cm,表面光滑或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成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毒蝇鹅膏菌       又称哈蟆菌、捕蝇菌、毒蝇菌、毒蝇伞。    子实体较大。菌盖宽6-20cm。边缘有明显的短条棱,表面 鲜红色或桔红色,并有白色或稍带黄色的颗粒状鳞片。菌 褶纯白色,密,离生,不等长。菌肉白色,靠近盖表皮处 红色。菌柄较长,直立,纯白,长12-25cm,粗1-2.5cm, 表面常有细小鳞片, 基部膨大呈球形,并有数圈白色絮状颗粒组成的菌托。菌 柄上部具有白色腊质菌环。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成群生 长。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四川、西藏、云南等地。 细褐鳞蘑菇    菌盖顶部不呈四方形,菌盖鳞片细小。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0cm,初期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平或稍凸,表面污白色,具有带褐色、黑褐色纤毛状小鳞片,中部鳞片灰褐色,边缘有少量菌幕残物。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初期灰白至粉红色,最后变黑褐色,较密,不等长,离生。菌柄圆柱形,长6-12cm,粗0.81cm,污白色,表面平滑或有白色的短细小纤毛,基部膨大,伤处变黄色,内部松软。菌环薄膜质,双层,生柄的上部,白色,上面有褶纹,下面有白色短纤毛。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    分布于河北、香港等。    毒粉褶菌       又称土生红褶菌。 子实体较大。菌盖一般污白色,直径可达20cm,初期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凸起,边缘波状,常开裂,表面有丝光,污白色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