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从宽”入律之法理研究与实践操作.pdfVIP

“坦白从宽”入律之法理研究与实践操作.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坦白从宽”入律之法理研究与实践操作.pdf

· 实务研究 · 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2期 “坦 白从宽入律之法理研究与实践操作 王宇展 黄伯青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海 200070) 摘要 :坦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动到案后 ,如实供述 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国 家审查和裁判的前提下,应如实供述影响定罪和量刑的犯罪事实。法院应根据罪行轻重、 坦白时间、坦白对案件的意义等确定从宽幅度 坦白与 自首、立功、当案认罪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应结合相关司法解释和具体案情予以区分。 关键词:坦白;从宽;成立条件;具体认定 中图分类号:DF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512(2012)02-0154-07 硎 法修正案 (八)》将刑事政策中存在已久、实践中一直作为酌定情节的坦 白予以法定 化,即增加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 实供述 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 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 以减轻处罚。”自硎 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有关坦白的实践操作分歧较大,难以统一。笔 者拟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刑法基础理论及立法原意对入律后的“坦 白’’进行探索与思考。 坦 白情节的法定化是贯彻和落实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需要,体现宽的一面。坦 白从宽是 自首从宽的逻辑延伸 ,坦 白情节的法定化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平,保障量刑的 公正;有利于鼓励犯罪嫌疑人尽早交代犯罪事实,协助侦破案件 ,节省司法资源 ,提高诉 讼效率;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鼓励犯罪嫌疑人积极坦 白,实现刑罚的 目的。“坦 白从 宽”政策的法定化也是对我国硎 事诉讼法》即将引入的“沉默权 ”制度的有益补充 。从西 方发达国家实行 “沉默权 ”的实践看,“沉默权”是一把 双‘刃剑”,具有加强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权利保护 ,防止司法机关滥用职权的积极价值功能,但是绝对的“沉默权”也具有消 极的一面,即不利于侦查机关获得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不利于及时查清案件事实、提高诉 讼效率。“沉默权”的本意是禁止侦查机关为了获得供述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 迫性手段,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权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不是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 警察对抗 。所 以为了减少和消除“沉默权 ”带来的消极影响,世界各国一般都会对 “沉默 权 ”加以适当的限制。如英美 的辩诉交易制度 、日本的起诉便宜主义制度、意大利的简易 程序处刑制度,以及各国量刑上的刑罚个别化,都体现了鼓励供述的精神,实际上也是间 接地对沉默权进行制约。“坦白从宽”正好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弥补沉默权缺陷比较理想的 配套措施之一。这项政策 旨在引导、鼓励真正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陈述案情, 作者简介:王宇展,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黄伯青,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一 庭助理审判员。 154 对于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具有积极作用。所 以将 “坦 白从宽”上升为法定从宽情节 与 “沉默权”制度结合起来,可 以使二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一 、 坦 白成立条件之法理研究 (一)坦 白的时间界 限 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一般 自首的主体是 “犯罪分子”;第二款规定,准 自首的 主体是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第三款规定,坦白的 主体是 “犯罪嫌疑人 ”。在 刑《法修正案 (八)》出台的过程中,曾有意见认为应将坦 白的主 体等同于一般 自首或者准 自首的主体,然而立法最终采纳了“犯罪嫌疑人”这一称谓。立 法的设计显然缩小了坦 白的成立范围,但笔者以为这样的设计却不失合理性、科学性,理 由如下。一是坦 白的功能在于鼓励犯罪嫌疑人认罪悔罪,帮助侦查机关及时收集证据,侦 破案件 ,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进入审判阶段时,一方面犯罪嫌疑人悔罪认罪的 主动性 、彻底性难 以体现,另一方面从法 的经济价值分析,此时坦 白的积极功能大打折 扣,远低于自首,故对坦白的时间把握应比 自首严格 。将坦 白的时间前置,更有利于发挥 坦 白的功能,更为严谨,也更符合立法的宗旨和精神。二是庭审中的如实供述仍可酌情从 宽处罚。立法将坦 白限制在庭审之前 ,是为了与当庭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