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太和岭口会谈之“窑洞说”.docVIP

抗战初期太和岭口会谈之“窑洞说”.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初期太和岭口会谈之“窑洞说”.doc

抗战初期太和岭口会谈之“窑洞说”   太和岭口位于山西省代县境内,雁门山南麓,距雁门关仅10余公里,是雁门古道的隘口。它与雁门关一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得雁门而得中原,失雁门而失天下”之说,不难看出太和岭口极具重要的军事地位和战略价值。七七事变后,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御敌于晋省之外”,阎锡山于8月下旬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设在代县太和岭口村。这样,既可以坐阵指挥前线,及时了解战事变化,还可稳定军心,鼓舞前方将士奋勇杀敌的士气。   太和岭口行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最初设立的一个战区行营。有关抗战史料表明,当时第二战区许多重大军事行动和谋划,诸如“大同会战”“平型关战役”以及“忻口会战”“太原保卫战”等,都是在此决策和部署的。太和岭口行营旧址是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重要抗战遗址之一,是晋绥抗日、国共合作抗日的历史见证。它对于教育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热情,同时也为新形势下促进国共合作,乃至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曾设在代县太和岭口这一史实,已被史学界、理论界认可,不存在任何争议了。阎锡山在太和岭口期间,周恩来等中共代表曾与阎锡山进行过三次会谈,由此提升了太和岭口行营的历史地位与重要影响。但是,在我掌握的抗战史料中,在记述太和岭口行营及太和岭口会谈时,几乎都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设在太和岭口村的一个窑洞里,并言之确凿地说,周恩来等中共要人与阎锡山会谈均在窑洞里,即“窑洞说”。   如,由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出版发行的《代县志》就这样记载:“太和岭口土窑洞。窑洞位于太和岭口村东,分里间、外间。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这里曾设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总部,也就是阎锡山的前线指挥部。九月上旬,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从太原来到这里同阎锡山谈判,敦促其配合抗日。这次会谈,商讨成立了‘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扭转了山西局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抗日新高潮。窑洞保存完整。”   又如,由代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编纂,2009年5月远方出版社出版的《代县革命老区》第11页甚至把太和岭口这一窑洞的照片作为“太和岭口谈判旧址”,第258页所附照片把同一院落中的正房作为“太和岭口谈判旧址正房”。2010年6月邢生明先生编著的《代县文物古迹大全》第220页也有“周恩来同阎锡山谈判窑洞”的介绍:“周恩来同阎锡山谈判窑洞,位于代县城西北,太和岭口村东黄土崖下,距县城二十里。公元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一日,经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七七事变后,这里曾设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指挥部,也就是阎锡山的前线指挥部。……”。2015年正在编纂中的《代县志(送审稿)》同样在第六章“革命文物、遗址及烈士纪念地”中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旧址位于太和岭口村黄土崖下的窑洞里。”由于1981年8月21日,代县人民政府把太和岭口这一院落和窑洞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其他有关资料在介绍这一内容时,都照葫芦画瓢,按此记述下来。这似乎表明,太和岭口村的这个院落的正房就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旧址,窑洞就是当年周恩来与阎锡山会谈的地方。   出于对抗战史实的尊重和责任感,我对太和岭口这个“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旧址”及周恩来与阎锡山会谈的窑洞实地探访过多次,愈探访我的疑问愈增加,使我久久不能释怀:行营是流动的营盘,是一个前线作战指挥系统,而不是指某个机构。阎锡山住窑洞里,其他机构和人员住什么地方?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太和岭口行营有几百号人住太和岭口,安排最高领导阎锡山住窑洞,其他人员住好的民房,合适吗?堂堂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怎么就设在这样一个土窑洞里?是太和岭口村当时没有像样的房子吗?不是。这个窑洞里很小的一个土炕,怎能容纳下10多位高级官员召开会议或研究工作?肯定容不下。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是秘密设立的吗?不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是公开设立的,其行营在太和岭口驻扎了那么多的军队,不可能秘密。是担心不安全吗?也不是。1937年9月,日军并没有攻破雁门关、茹越口、平型关防线。阎锡山在太和岭口设战区行营时,日军还没有攻入山西,当时代县乃至雁门关一带有重兵驻扎,阎锡山在太和岭口是比较安全的,没有必要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住在窑洞里。是担心日军飞机轰炸吗?也不应该。太和岭口属于山区,日军飞机低空侦察是很危险的,而且太和岭口距日军北平机场很远,日军飞机超过作战半径来轰炸也是有很大风险的。以上疑问,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围绕着这些问题,我于今年6月13日下午,前往太和岭口村拜访了82岁的施科拴老人。当我问及阎锡山当年是否在崖底下的窑洞里办公时,施科拴老人摇着头说道:“当年阎锡山不在窑洞的那个院办公,也不在窑洞里办公,而是在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