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分类鉴赏题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边塞征战诗: 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李白等; 塞外风光、征战之苦、卫国豪情、 思乡念亲、壮别感奋; 瑰丽浪漫、慷慨豪迈、雄浑悲壮; 借景抒情、比喻夸张、渲染烘托; 烽火、大漠、黄沙、鸿雁、雪、琵琶、胡琴、羌笛、战鼓、 号角、落日、朔风、关山月 代表诗人: 主要内容: 风格特点: 常用手法: 常见意象: 一、课本“边塞诗”加温: [二11] 出塞(其一)王昌龄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代李攀龙曾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 明月、关。前面加上“秦”“汉”两个时间定语,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运用互文手法 。 写战争带来的灾难和悲剧,因有了第一句,就使这悲剧不只是当代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 写愿望,希望有“龙城飞将”。 征战之苦 首句: 次句: 后两句: 二、鉴赏示例: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四句: 颈联: 尾联: 极力描写边塞生活的艰苦,烘托将士们不畏艰苦、杀敌卫国的的高尚品质。 抒写战斗生活的紧张。 直抒胸臆,表达将士们英勇杀敌的意志。 卫国豪情 ?(1) 颈联塑造了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2) 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诗中描写边人心理的诗句是?表现了怎样的感情?用的是什么方法? 最后一句;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不直写,而是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的。 思乡念亲 “五年高考”P221T3: T3:(1) 不矛盾;虽为新声,但总是“旧别情”,即“边愁”,这是任何乐曲都无法排遣的。 (2)前三句是叙事抒情,后一句是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三、实战练习! “五年高考”P229T7: T4:(1)征人思乡的主题相同;乐声传情的表现手法相同;明月寄情的手法相同;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相同。 (2)《夜》写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沙似雪”“月如霜”营造了一个荒凉、凄冷的环境,表现出边塞生活的艰苦,为征人思乡设下情境。 《从》首句写景,将“天山雪”与“海风寒”放在一起,突出了“寒”意,强化了行军的艰难困苦,自然地引出了后文征人望月思乡。 课外练习: “备考指南”T三23、24! “五年高考”P235T5、P245T8 T23:描写了自己带领属下打猎的雄壮场面;抒发了豪放旷达、报国立功的豪情;用冯唐这个典故来表明自己坚信自己会被朝廷重新起用和渴望到边疆抗敌、为国立功的急切心情。 T24:作者在梦中看到了西部边关的森严的铁骑,听到了胡笳声; 作者是一位一心想为国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而又壮志未酬但雄心不死的志士形象,从梦中想回边关的情状和“鬓虽残、心未死”的表白可以看出。 P235T5: (1)题目是“征人怨”,诗中又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全诗写的是征人的戍边生活。 (2)首句怨岁岁年年频繁调动,次句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三句怨气候酷寒,末句怨景色单调。 P245T8:同意。末两句写的是思妇渴望良人平定胡虏早日回家团聚,而“玉关情”就包含了这层意思,所以,去掉末两句会显得更加精炼含蓄。 不同意。原诗采用的是先景后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有了末两能深化诗歌的主题,提升诗歌的境界。 “金蛋”(2)P57—58: 1、诗歌意境雄浑苍凉,前六句铺垫,后两句卒章显志,故王夫之评说“总为末二句而作前六句”。请联系诗歌内容对这种铺垫手法作赏析。 答:一至四句写五月的天山不见鲜花不见春色,只有大雪与《杨柳曲》,极写边地的苦寒;五至六句写战斗生活的紧张;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为国立功的豪情。而前六句的描写意境雄浑苍凉,衬托了将士们的爱国激情。 2、年老体衰,处境本来寂寞凄凉,可诗人却并“不自哀”,这是为什么?2分 3、此诗有写现实的,有写梦境的,请分析哪些属于前者,哪些属于后者,两者是怎样衔接的? 答:因为诗人日夜思念的是抗击敌人,收复失地; “僵卧孤村、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等是写现实的,“铁马冰河入梦来”是写梦境的; 现实和梦境是通过“风吹雨”三个字衔起来的。 4、曹雪芹认为“直”“圆”二字用得妙:一个看似无理,想来却是有理有情,一个念之太俗,而想之则有新意,两字皆切合诗歌的意境。根据曹批语的要点,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 答:“直”用来写烟,看似无理,因为烟怎会直呢?但在广阔的大漠中烽火台升起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