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大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如温室效应增强。
(2)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温馨提示]
(1)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2)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产生了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
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
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
素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
一发而动全身”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
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
影响到其他地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
的 家 园——地球 [典题示例]
(2014·全国卷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自然地理要素 对土壤的作用 结论 成土母质 ①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②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土壤是一个构成复杂、不断变化的自然综合体,其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气候 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②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 ①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②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 地形 海拔高度 在山区,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坡度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够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坡向 阳坡接受太阳辐射能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阳坡的蒸发量相对较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 [温馨提示]
我国南北方土壤肥力特性差异成因
(1)北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少,积累较多;北方雨水较少,水分蒸发较多,表层土壤盐分积累多,故呈碱性。
(2)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南方雨水较多,淋溶作用强,故呈酸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气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小 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与生物 气候→植物→动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植物→气候 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 气候与土壤 气候→土壤 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土压平衡-专家意见修改版).doc VIP
- 2025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明分公司会计岗位招聘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学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标准资料.pdf VIP
- 项目范围管理交流材料.ppt VIP
- T_MCYX 005-2024 茉莉花茶茶艺技术规程 (盖碗泡饮法).docx VIP
- 艺术品市场与投资-一位艺术品投资顾问的介绍.pptx VIP
- 秦汉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2024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精选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VIP
- 2025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明分公司会计岗位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轨道列车司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五级培训班练习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