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井下紧急避险 系统知识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
矿山井下避难所的定义与基本功能
国内外矿山井下避难所建设情况
矿井可移动式救生舱的构成
1
2
3
矿井避难峒室及避险系统的应用
4
主讲内容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
为永久性和便携式安全救生舱提供一个安全的和可以呼吸的环境!安全救生舱的基本功能是一旦井下发生岩崩、火灾、透水、爆炸等事件时,能够防止有毒气体的进入,并提供呼吸空气的来源,以保持生命。已经成为井工矿逃生和救援策略的一个必要的部分。
1、矿山井下避难所的定义与基本功能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4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4.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5.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可移动式救生舱是指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5
1、矿山井下避难所的定义与基本功能
瓦斯爆炸过程后,矿井中氧气浓度下降,燃烧生成大量的CO2和H2O,不完全反应产生的CO浓度一般也达到1000ppm以上,成为井下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灾后缺氧环境( 16%)、有毒有害气体环境(CO、H2S、NH3、SO2、Cl2、NO2 )、高温烟气(火焰锋面温度可达到2150~2650℃)、二次爆炸冲击(可达2MPa以上)等危害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正常矿井环境
O2:20.85%
CO2:0.03%
CO: 24ppm
H2O: 0.5%
N2: 78.62%
灾变
灾后矿井环境
O2:15.3%
CO2:3.6%
CO: 1000~4000ppm
H2O:6.2%
N2: 74.9%
据统计,在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中,死于CO中毒或窒息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6
2、国内外矿山井下避难所建设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南非、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采矿业发达国家,对矿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十分重视,将应急避难所和救生舱作为地下矿山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部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有了多次成功营救的经验。
例如,2006年12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发生矿难后(12人被困,11人死亡),各州政府即制定了相关标准与法规,要求井下必须装置救生舱或避难所,2008年12月31日美国联邦政府在“地下煤矿强制安全标准(修订版) ”中 专门制定了矿用救生舱的标准。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600519 贵州茅台:2013年年度报告.pdf
- QSYTZ0523-2017油气管道定点测厚技术规范.pdf
- 第一单元 第一、二、三课 木材基础知识、度量和画线、锯切课件 2022-2023学年云南教育出版社劳技八年级下册.pptx VIP
- 房屋损坏赔偿协议书7篇.docx
- 2024年预见未来:中国元医院建设发展调研报告-瑞金医院&中国信通院.pdf VIP
- 区人社局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 VIP
- HG_T20510-2014 仪表供气设计规范(完整版).doc
- 2025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考试要点速记.pdf
- KDF电化学金属滤料.docx
- 泰坦之旅修改MOD教程和MOD文件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