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 电阻的等效变换 二、 电阻的并联 例2: 例1: 例2: 2.2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2.2.1 支路电流法 2.2.2 结点电压法 2.2.3 网孔分析法 2.2.1 支路电流法 2.3 电路定律 2.3.1 叠加原理 2.3.2 替代定理 2.3.3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2.3.1 叠加原理 若用支路电流法: 例1: 例3: 2.3.3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一、戴维宁定理 例1: 例2: 二、诺顿定理 例8: 2.4 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例1: 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为E的理想电压源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来等效代替。 有源 二端 网络 RL a b + U – I E R0 + _ RL a b + U – I 等效电源的内阻R0: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 a 、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0,即将负载断开后 a 、b两端之间的电压。 等效电源 戴维宁定理解题的步骤: (1)将复杂电路分解为待求支路和有源二端网络 两部分; (2)画有源二端网络与待求支路断开后的电路, 并求开路电压U0 , 则E = U0; (3)画有源二端网络与待求支路断开且除源后的 电路,并求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R0; (4)将等效电压源与待求支路合为简单电路,用 欧姆定律求电流。 电路如图,已知E1=40V,E2=20V,R1=R2=4?, R3=13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 E1 E2 R2 I3 R3 + – R1 + – E R0 + _ R3 a b I3 a b 注意:“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 即用等效电源替代原来的二端网络后,待求支路的电压、电流不变。 有源二端网络 等效电源 先将负载支路(或外接电路)断开,设出开路电压uOC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注意与戴维宁等效电路相对应。 然后计算该电路的开路电压uOC ,其计算方法视具体电路而定,前面介绍的方法都可使用。 (1)开路电压uOC求解: 1、等效参数计算 (2)短路电流iSC求解: 先将负载支路(或外接电路)短路,设出短路电流iSC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注意与诺顿等效电路相对应。 然后利用前面所学过的方法计算短路电流即可。 戴维宁电路与诺顿电路互为等效电路.(注意电流源与电压源的方向): uOC = R0 iSC 戴维南宁等效内阻R0的求解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1)对无受控源的二端电路N---串并联方法: 若二端电路N中无受控源,当令N中所有独立源的值为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后,得到的N0是一个纯电阻电路。此时,利用电阻的串并联公式求R0。 求R0常用下列方法: 2、戴维宁等效内阻的计算 例2:如图(a)所示电路N,求其戴维南等效电阻R0。 解:根据N0的定义,将N中的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得N0,如图(b)所示. 由图(b)很容易求出N0的ab端等效电阻,该电阻就是戴维南等效电阻 R0=3//6+4//4 = 2+2 = 4 (Ω) 若二端电路N中含有受控源,令N中所有独立源的值为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注意:受控源要保留,此时得到的N0内部含受控源.方法有两种: ⅰ 外加电源法 (2)对于含受控源的二端电路N: ⅱ 开路短路法 根据电阻的定义,在N0的二端子间外加电源,若加电压源u,就求端子上的电流i(如图a);若加电流源i,则求端子间电压u (如图b)。注意:u与i对N0来说,必须关联。 ⅰ 外加电源法 根据开路电压uOC、短路电流iSC和R0三者之间的关系求R0 。先求出uOC,再求出iSC(注意:若求uOC时其参考方向为a为“+”极,则求iSC时其参考方向应设成从a流向b),则 ⅱ 开路短路法 a b 解:(1) 断开待求支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E 例1:电路如图,已知E1=40V,E2=20V,R1=R2=4?, R3=13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 E1 E2 R2 I3 R3 + – R1 + – a b R2 E1 I E2 + – R1 + – a b + U0 – E 也可用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 E = U0= E2 + I R2 = 20V +2.5 ? 4 V= 30V 或:E = U0 = E1 – I R1 = 40V –2.5 ? 4 V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T5510-2021 家用电冰箱保鲜性能试验方法.pdf VIP
- 纸箱生产技术培训.docx VIP
- 金属成型软件:PAM-STAMP二次开发_(14).用户界面与图形编程.docx VIP
- TJ9-74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pdf VIP
- ±800kV及以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VIP
- 2025年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pdf VIP
- 纸箱生产工艺流程.ppt VIP
- 2025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基本理论知识考试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固化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 VIP
- 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