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组-静宜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组-静宜大学.ppt

適性式學習環境在氧化還原網站之應用研究 靜宜大學應用化學系 主持人:翁榮源 主任 緒論 「氧化還原反應」是化學這門課程中重要觀念。 「因材施教」是可以有教無類的達到傳道、授業、解惑之目標。 研究背景 1970年Carbone將人工智慧應用於電腦輔助教學之後,電腦輔助的學習方式便轉變成為分歧式之學習形式。 Jonassen ( 1986 ),Roblyer( 1988) 指出在電腦輔助教學時,有效的學習來自教學設計,而非呈現教材的媒體本身。 研究背景 李岱芳(民90)在情境式網路學習環境研究之結果顯示場地依賴型之學生學習成效達顯著效果。 林芳妮(民90)針對建構教學網路學習環境之研究結果發現場地獨立型之學生學習成效達顯著效果。 羅宇詩(民90)在鷹架學習網路教學環境之研究發現非理學院之學生學習成效達顯著效果。 理論基礎 Burns Capps (1988) 指出適性學習教育系統來自智慧型教學系統,能支援彈性的個別化學習。 劉明洲(民88) 提出適性呈現,根據使用者特性或學習能力動態的調整網頁的鏈結及內容,會提高學習成效。 情境學習: Brown(1989)強調學習的真實性,知識在應用的情境中去解釋才能產生意義。 建構學習: Jonassen(1991)強調新知識的建構來自舊經驗。 鷹架學習: Rogoff(1990)強調藉由鷹架引導學習者主動參與之輔助。 理論基礎 Perkowitz (1997) 提出適性式網站之四個考量方向: 調適性 個人化與轉換 內容導向與存取導向 自動調適性 研究問題 適性式與傳統式網路學習環境在學習成效之差異? 不同學習特質的學生對於學習成效之差異? 探討學生對適性式學習環境學習之滿意度。 研究對象 研究設計流程圖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課程設計 教學目標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結果與討論 實驗組與控制組成績比較圖 學習成效結果 實驗組之學習成效明顯優於控制組 Conklin等人表示 自由瀏覽的提供並不能保證學習者可以主動的建構或修改自己的認知,反而很容易導致學習迷失等問題。 適性式是以一種較適切且個人化的方式呈現,且提供較具彈性、主動參與及立即得到回饋的機制,因此可以克服以上的困難。 依認知型態比較不同學習模式 的學習成效分析 場地獨立學生在實驗組之學習成效較好 Lars James( 1996)指出場地獨立的學生在學習時偏向非結構方式進行,並善於在超媒體學習環境中建構複雜性的概念知識,其學習行為也較主動積極。 依先備知識比較的學習成效分析 高先備知識學生在實驗組之學習成效較好 Sarath(1987)等人根據不同認知變項預測化學成就,其結果發現化學先備知識與化學成就達顯著正相關。加上適性式氧化還原網路教學系統是依照學習者之學習特質與學習程度而設定,所以在此適性的環境中學習後,並能協助學習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成效。 依性別比較的學習成效分析 男生在實驗組之學習成效較好 學者廖焜熙(民88)研究有機立體化學成就影響因素中,發現在一般化學知識及專業化學知識中,男生組學習成績皆有較優異之表現。男生有較高的電腦自我學習效能而且對於高科技之電腦具有較正向的喜愛,而適性式學習善用多媒體以及互動式之設計,較適合其學習模式。 依學院比較的學習成效分析 理學院學生在實驗組之學習成效較好 Romero, Tepper Tetrault( 1992)發現 理學院的學生對該課程較為熟悉且較具有 該課程的相關基礎,較容易知道在網站的 何處找到需要的相關資料,在加上適性式 具有立即回饋的機制,所以會有較好的學 習成效 。 依年級比較的學習成效分析 三年級學生在實驗組之學習成效較好 廖焜熙(民88)學習經驗的多寡會影響學 業成就。以認知的觀點而言,經驗的累積 將有助於知識及問題解決的能力,且有助 於學習的能力。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學習動 機較高,而適性式學習是依學習者之學習 特質而設計,所以更能使其學習成效有所 成長。 系統評鑑之分析 以介面設計 課程內容之設計 回饋設計 整體方面 介面設計 課程內容設計 回饋設計 整體方面 系統評鑑總體滿意度 結論 一、學生於適性式網路學習環境中之學習 成效較具顯著性。 二、適性式學習對於下列特質的學生具有明顯的學習成效: 場地獨立學生 高先備知識學生 男生 理學院學生 三年級學生 結論 本研究結果可作為網路教學設計的參 考,以協助學生更有效的學習。未來可將 研究對象推廣至其他學科、外校學生以及 其他學齡層的學生。 謝謝大家!! * P<.05 達顯著差異 .000* 10.50 20.00 20.59 40.59 三年級 .197 14.67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