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细金属丝在空气中的自然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pdf
中国一I:稚热物理学会 传热传质学
第十二二届年会 论文编号:063370
微细金属丝在空气中的自然对流换热
的实验研究
侯亚丽L2,“王秀春2,张承武1,刘志刚P
I山东省科学院能源f究所,济南,250014:2河北T业人学能源与环境.丁程学院,天津,300130
’联系电话:0531
Emial:Li垡圣g@§垫星!i:殳n
摘要:对直径分别39.9。350.1nm问的微细金属丝铂:窀气中水,r和巫直放置时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进行
J,实验测量。实验中对细丝直接焦耳加热。通过标定会属丝lU阻JJ温度的关系,精确的测定J,金属细
丝的表面、I,均温度。并将实验值与经典关联式预测值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l抛。随着细丝直径的减
小,实验值勺理论计算值的差别越米越人,这可能由于八度的缩小,使得细丝的边缘效应力¨强,边界
层变薄,从1ni强化丫换热。水、l‘放置的细丝表面的自然对流换热要强于垂直放置的细丝,返足W为’眵
丝表面受到流体的冲刷作用,边界层厚度人于横丝表面边界层厚度的缘故。
关键词:焦耳加热;微细金属丝;自然对流换热;努谢尔特数:边界层
1. 引言
由y-白身温度场的不均匀性所引起的自然对流流动在]:程实践中有J’.泛的虑j{j,尤
其是随着火规模集成电路的飞跃发展,高热负荷电子器件的冷却要求日蔬提高的当前,
臼然对流一度成为传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张智增【l】等实验研究了高Ra数_卜.横圆
柱外的臼然对流了,否定了Ra=109横圆柱外的自然对流进入湍流的说法,并总结出了
适川丁.高Ra的臼然对流换热准则方程;黄建春等12】对正方形空腔内的层流自然对流换热
进行了数值拟,提出了导热di主导地位的层流流动和导热与对流共时作心的层流流动的
分界点,同时得出了两个区域的平均努塞尔数的计算公式。但事实上有关微小尺度卜.的
J,很多研究者都
臼然对流换热的研究很少,冈为白然对流紊流条件下存在白摸化特征Ij
认为微小尺度下的自然对流和常规尺度’卜.的臼然对流没有明显的著异。实际上,由于对
流换热的热量传递主要取决于附面层的厚度,尺度愈小,边缘效应愈显菥,附面层则愈
薄,对流换热系数将愈大。 ‘.
本文通过实验测量了直径在39.9~350.1um间的微细金属丝在空气中水平利一哐直放
置时臼然对流的换热系数。文中将实验得到的对流换热系数与当今文献中现有的细丝臼
然对流关联式的预测值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出现的异同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
2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中刖DHl720A.6弛直流稳压稳流电源对微细紫铜丝直
接进行焦耳加热,通过调17加热电流的人小,使细丝具有不同的热流密度。加热的电流
和电压分别刚精度为O.02%不110.01%的电流求和L乜压表测链。环境温度川粘度为0.1℃二
级水银玻璃温皮计读iU。实验时将温度计l剐定丁.离细丝100n的地方,使得温度计能较
精确的反应出周同空气温度的变化。实验段紫铜幺幺I^.I定住两根最人外径为15ram的紫锕
棒上,3t将直径为3ram的导线连接。r.紫铜棒的另一端,实现对细丝的…定和臻I干加热。
673
分另0将细丝水平和垂直放在空气中,通以IU
流,待稳定斤(电流与L乜压不在明显变化),
记录此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待测试完毕后,将细丝和铜棒一起放入
恒温水浴,如图2。进行电阻与温度的标定。
标定时,恒温水浴的温度由二级温度计读
山;实验段的电阻值由测鲑精度为士1FQ的
ZRC—V直阻仪读出。每隔5℃取一组温度和
电阻值。确定实验段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后, l实验段2紫刑棒3l州定玻璃管4IU源5IU
结合前面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就可精确的 肤表6也流表7实验窄问8导线9锡焊头
确定出实验时细丝表面的平均温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