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6 */95 1)从ITRS转换至GCRS(续) (2)地球旋转矩阵R(t) 右边ITRS与GCRS的转换公式中, R(t)为地球旋转矩阵 。 地球旋转矩阵 R(t)指的是绕瞬时天球坐标系的Z轴(地心至CIP方向)旋转 θ角:Rz(θ)。 (UT1-UTC)既可以根据观测值来确定,也可用IERS公布的值内插后求得。 (3.7.4)式中的第一项为参考时刻J2000.0时的地球旋转角,此后每过一个儒略日,地球旋转角将增加2π*1.00273781191135448Tu 。只需根据观测时刻的UT1值离参考时刻的间隔(以儒略日为单位)就能求得该时刻的地球旋转角θ。 为了减少由整天数而引起的误差,(3.7.4)式可以表示成(3.7.5)式。 注意: UT1 0h所对应的儒略日中的小数部分为0.5日。 */76 */95 1)ITRS转换至GCRS (3)旋转矩阵Q(t) 转换公式中Q(t) 。 -旋转据矩阵Q(t)是由于天球中间极CIP在GCRS中的运动而引起的旋转矩阵。是从中间参考系转换到CTRS的旋转矩阵。只需经过四次旋转即可完成转换。 -计算Q(t)时将岁差和章动综合在一起一并加以考虑。同时还引入了新的参数s,而且还需顾及在参考时刻J2000.0时CIP的天极偏差。 α (σ) 春分点γ GCRS赤道 (固定) CIP赤道 (运动) 地球旋转角θ N d (TEO) Σ0 Σ σ (CEO) (90°+E) (90°+E) S */76 (3)旋转矩阵Q(t)(续) -(3.7.7)式的推导作了多次近似,但由于X,Y均为微小量,由此而产生的误差可控制在 1uas以内。 计算Q(t): A.计算X和Y -计算X和Y坐标的公式是根据IAU2000岁差/章动模型以及参考时刻J2000.0时的天极偏差值而求得 -IAU2000岁差/章动模型描述了CIP在GCRS中的运动规律,而天极偏差则给出了在参考时刻CIP与GCRS的天极之间的初始偏差。 */76 计算Q(t)(续) B.计算S -S是从参考时刻to(一般取J2000.0)至观测时刻t之间由天球中间极CIP在GCRS中的运动而导致天球星历原点CEO在CIP的赤道上所累积来的旋转量。 -由于岁差和章动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均为微小量,得到近似处理的S。 -将计算X和Y的公式(3.7.8)代入上式后即可得到计算S的实用公式.由于直接计算S(t)非常复杂,所以采用了(3.7.8)的方法:求出等式右边的结果后减去X(t)Y(t)/2即得S(t)。公式精度为1uas。 -如果要扩充(3.7.10)式的适用范围,例如要将公式的适用范围扩充至1900年~2100年,则还需在 ( 3.7.10 )式加入改正项(3.7.11) */76 计算Q(t)(续) 计算X(t)和Y(t)和S(t)后即可计算Q(t) VLBI观测表明IAU2000岁差/章动模型是有误差的,其量级0.2uas ,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IERS依据高精度的观测值来给出用IAU2000岁差/章动模型求得的值的改正数,这种改正数被称为天极偏差。天极偏差以黄经偏差和交角偏差的形式给出。 顾及天极偏差后的正确的CIP坐标X和Y为: */76 计算Q(t)(续) -公式(3.7.12)中XIAU2000H和YIAU2000就是用式(3.7.8)直接求得的X和Y坐标,加入天极偏差后回代到(3.7.6)就可以求得正确的Q(t)。 -但是为了方便起见,采用的方法是仍用XIAU2000H和YIAU2000代入(3.7.6)求得QIAU,然后再计算正确的旋转矩阵。 -依次求得三个旋转矩阵 W(t)、R(t) 和 Q(t)后,即可完成从ITRS至GCRS的坐标转换。 代入天极偏差引起的坐标改正 */76 4、基于春分点的经典坐标转换方法 从ITRS转换至GCRS的另一种方法是基于春分点的经典转换方法: -不计算X、Y和S,然后再用式来计算Q(t) 矩阵,而是直接用IAU2000岁差/章动模型来计算岁差参数(ζA,θA,ZA)或(φA,ωA,εA,χA)和黄经章动Δψ 及交角章动Δ ε ,再用它们来组成岁差矩阵P(t) 和章动矩阵N(t) -另一个差别在于用格林尼治(视)恒星时GST取代地球旋转角θ来计算旋转矩阵 R(t)。 采用经典方法进行坐标转换的过程可用下列推图来表示: 3.7、ITRF与GCRS间的坐标转换(续) 极移矩 阵 岁差矩 阵 旋转GST 角 章动矩 阵 国际地球参考系(ITRS) 观测瞬间的真地球坐标系 观测瞬间的真天球坐标系 地心天球参考系(GCRS) 观测瞬间的平天球坐标系 */76 4、基于春分点的经典坐标转换方法(续) 1)地球自转矩阵 经典的坐标转换方法不再以天球星历原点CE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