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温州近代实业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此时我国乳品工业尚是一片空白,英国“纳司而英瑞”公司出品的“飞鹰牌”炼乳利用这个机会,在我国到处设代理商,大力倾销该产品,并很快垄断了我国市场。在温州,飞鹰牌炼乳也是热销商品、顾客争购,时常脱销。吴百亨为此暗暗作了一番市场调查,见“飞鹰”所到之处,大量钱财源源流入英商腰包。当时,浙江一带陆续有人创办奶牛场。吴百亨看到这情况后,认为温州奶源丰富,在销售方面,自己更是轻车熟路。因此,吴百亨决心试制炼乳。 此后,吴百亨将全副精力都倾注到了研制我国自己生产的炼乳产品上了。当时,温州有人翻造炼乳,采用的是直接烫浴法,成品色泽不佳,而且有焦味。吴百亨经过失败、试验,再失败、再试验,一次次反复,经过差不多将近一年的努力,最后借鉴制成药的方法,用熏烫蒸发法炼制,加上温州水牛奶的固有品质,生产出的炼乳,蛋白质含量高,奶香味好,与飞鹰牌炼乳相比,毫不逊色。随后,在东南瓯江之滨的温州瑞安的安阳镇(地处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飞云江入海口)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炼乳厂,取名“百好”---百好炼乳厂。百好取义于“百事如意”,在温州话中,又同“百亨”两字谐音。 厂有产品,产品自有商标,商标得有名称。当时,英瑞公司的飞鹰牌炼乳的商标和包装图样,在顾客中已有深刻的印象。如果另外设计一套图案,只怕产品上市后不利于很快打开局面,但完全模仿英瑞公司,授人以柄,也不行。吴百亨以“白日擒雕”作为商标。在包装纸和文字排印及外观颜色上可与飞鹰牌相似,但商标图案则要有明显的区别:飞鹰牌图案是衔有标带的鹰,立于树枝之上,头向左作飞翔状,白日擒雕牌图案则是有一只手擒雕于烈日之下,烈日红光四射,雕向右展翼。设计这样的商标图案,具有深刻的寓意,即可利用飞鹰的声誉,又含有与飞鹰牌竞争的意思。雕、鹰同属猛禽类,用手擒雕,含有不许这只外来苍鹰在中国市场上随意飞翔之意。 吴百亨此时还作了一个聪明之举,他请了一个叫范任的律师向南京国民政府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经审定后,获得了“擒雕牌”炼乳商标注册证。1926年秋天,工厂正式投产后,果真百事如意。随着我国首批国产“擒雕牌”炼乳的上市,顿时受到了广大消费者欢迎。白日擒雕的牌子也一天比一天更响亮起来。在1929年的中华国货展览会荣获一等奖;1930年又荣获西湖博览会特等奖。“擒雕”炼乳名声远扬,生意红火。 “ “雕”一展翅,“鹰”顿感不安。眼看“擒雕”成了“飞鹰”的劲敌,英国“纳司而英瑞”公司再也按捺不住了。英国“纳司而英瑞”公司特聘了一个叫葛福莱的律师,也向南京国民政府商标局提出申诉:“‘擒雕’商标系仿冒‘飞鹰’,两个商标虽稍有异,但均以飞鹰为标帜,且包皮及商标之红字也是抄袭‘飞鹰’牌,易起误会。”继而又进一步蛮横提出,凡以类似老鹰之鸟类为商标,均会被误认为是“飞鹰牌”,故对“擒雕”商标权应予撤销。“擒雕”与“飞鹰”的主人终于开始“对簿公堂”。 当时,他去登记注册商标,正值国民政府以注册局的名义,于1926年底发出通告,要求所有外商曾在北洋政府时请准的商标,必须6个月内,重新向南京政府登记,否则无效,作为新商标处理,要重办登记注册手续。百好厂趁这个机会,申请登记注册商标。不久,商标局即以第二号审定书将白日擒雕的商标图案在商标公报上公布。按国民政府商标法规定,6个月内,如无人提出异议,即发给商标注册证。 当时,英瑞公司可能根本不理会新成立的国民政府的政令,所以直到6个月过后,也没有提出异议。因此,百好厂获得了商标权。这次,英瑞公司看到百好厂的潜在威胁,才提出申诉。而在这时,百好厂已经有了充足的理由进行反驳,并且提到日本人曾发行鹫鸟牌商标,也是以类似老鹰之鸟作为炼乳商标,未闻不准并行于世。百好厂还以先注册登记为理由,反要求撤销飞鹰商标。由于理由充足,国民政府虽迫于洋人压力,也不得不判以两个商标同时并行。 “玩法律”没有玩赢,心犹不甘的“飞鹰”当然不愿就此罢手,它还要和“擒雕”过过招,只是此时它不再遵守游戏规则,而是另外打起了歪主意。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飞鹰”使出了它的第一个招数:压价销售。当时“飞鹰牌”炼乳每听原价6至7角大洋(一元大洋为11.5小洋),压价后以每听5角大洋在温州地区倾销。一时间“飞鹰”果然又“叼”回了不少顾客。“擒雕”焉能忍下这口气,尽管对手财大气粗,吴百亨也下定决心以每听“擒雕”炼乳削价至5角小洋在出售,并在上海、宁波、绍兴、福州、厦门等地同时削价。 此招即行,结果吃亏的仍是“飞鹰”而非“擒雕”。原来“擒雕”由于生产规模小,按正常销量不过是“飞鹰”的千分之一,削价后因销量不大,损失相对也小。而“飞鹰”的情势与“擒雕”正好相反,所以输得自然也惨。坚持了三个多月,“飞鹰”再也输不起,只能狼狈地偃旗息鼓。 “飞鹰”眼看用计接连失败,于是便决定使毒招---诋毁“擒雕”声誉。 1933年,英国“纳司而英瑞”公司指使福州亚士德洋行,一下子购进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