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扁形动物辩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吸虫纲(Trematoda) 1、主要特征 成虫体表无纤毛; 寄生生活; 消化系统趋于退化; 神经系统不发达,感官消失; 出现了吸盘、锚钩等附着器官; 生殖器官发达,生活史复杂,绝大多数有中间寄主。 2、分类及重要类群 本纲约有3000种,分为三个亚纲。 1)单殖亚纲:体外寄生;生活史简单,直接发育,无中间寄主;常缺少口吸盘,体后附着器官发达。如三代虫、指环虫(均为鱼的寄生虫)。 2)盾腹亚纲:直接发育,无中间寄主;一般无口吸盘,后吸盘发达,并呈方格状。如盾腹虫(寄生于软体动物、鱼类和爬行类)。 3)复殖亚纲:体内寄生;生活史复杂,有两个以上寄主;吸盘两个或一个。如日本血吸虫、华枝睾吸虫、布氏姜片虫等。 3、几种重要的复殖吸虫 a.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雌雄合抱 形态特征:体线形,雌雄异体,雄虫具抱雌沟,常雌雄合抱,具口、腹吸盘。 终末寄主:人、牛等哺乳动物。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肝门静 脉和肠系膜静脉。 中间寄主:钉螺 生活史:成虫→卵(入水后孵化)→毛蚴(钻入钉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入水中,从寄主毛孔钻入,脱尾后变成童虫在体内移行,到达肠系膜静脉后继续发育)。 卵 尾蚴 日本血吸虫(续) 钉螺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毛蚴 虫卵 子包蚴 尾蚴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传播途径:接触疫水 血吸虫的危害: ●引起皮炎; ●肝脾肿大,肝腹水; ●成人丧失劳动力; ●儿童侏儒症; ●重症病人死亡。 血吸虫病的控制和预防: ●查治病人、病畜; ●灭螺、管粪; ●不接触疫水; ●加强防卫意识,防止感染。 毛泽东同志诗词 送瘟神 1958.7.1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b.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形态特征:体呈瓶状;雌雄同体;口吸盘大于腹吸盘。 终末寄主:人、猫、狗 寄生部位:肝、胆管 笫一中间寄主:沼螺、豆螺 笫二中间寄主:淡水鱼、虾 豆螺 豆螺 华枝睾吸虫 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生活史:成虫→卵(入水,被沼螺、豆螺吞食)→毛蚴→胞 蚴→雷蚴→尾蚴(入水,寄生于鱼体) →囊蚴 传播途径:生吃鱼、虾 危害:肝萎缩、肝硬化、胆道炎 预防:不吃未煮熟的鱼虾;治疗病人;管理好粪便。 华枝睾吸虫生活史 C.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形态特征:体大,椭圆形,呈姜片状;雌雄同体;腹吸盘大于口吸盘。 终末寄主:人和猪 寄生部位:小肠 中间寄主:扁卷螺 生活史:成虫→卵(入水)→毛蚴(入扁卷螺) → 胞蚴→两代雷蚴→尾蚴(入水, 附着于荸荠、菱角上) →囊蚴 传播途径:生吃荸荠、菱角 危害:消瘦,贫血,脸与下肢浮肿。 预防:生吃荸荠、菱角要处理,灭虫,管粪。 布氏姜片虫生活史 d. 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形态特征:体呈叶片状,有头锥; 雌雄同体;腹吸盘大于口吸盘。 终末寄主:牛、羊、人 寄生部位:肝脏、胆管 中间寄主:椎实螺 生活史:成虫→卵(入水)→毛蚴 (入椎实螺)→胞蚴→两代雷蚴→尾蚴(入水中, 附着于水草上) →囊蚴。 传播途径:饮水、食草、食生菜。 危害:破坏胆囊,胆管阻塞,肝糜烂。 预防:改良排水条件,药物杀螺,不饮生水。 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肝片吸虫卵 背面发展了保护功能,腹面发展了运动功能。动物的运动从不定向趋于定向,使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 * 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也是动物有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 主要有三种类型 * 原始种类体外寄生,高等种类体内寄生 * 通过微绒毛,绦虫可直接从寄主的消化管中吸收营养,并有利于在寄主消化管内的固着。绦虫营体内寄生生活 * 外胚层下陷形成排泄管分布在身体两侧。排泄管的分支构成网状,末端由帽状细胞和管状细胞组成。原肾在扁形动物中的作用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在调节水分的同时才起到排泄作用。 * 外胚层下陷形成排泄管分布在身体两侧。排泄管的分支构成网状,末端由帽状细胞和管状细胞组成。原肾在扁形动物中的作用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在调节水分的同时才起到排泄作用。 *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