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里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 经济 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资本主义国家(六单元)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二十世纪的世界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七单元) (二单元、八单元) 中国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 1953-1964年 1917-1924年 1924-1953年 1964-1982年 1985-1991年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改革以及挫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苏联改革 弊端 赫鲁晓夫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苏联解体(俄罗斯) 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苏联三次改革的对比及其结局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2.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留下的教训。 考向瞭望 课程标准 21课 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考纲: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了解三次经济改革的内容措施 二、分析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 三、探讨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感悟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并以史为鉴 本课学习目标 1918~1936:向社会主义过渡探索时期 (1)1918~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1921~1924年:新经济政策 (3)1925~1936年: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被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政策 适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是斯大林模式的过渡方式,一定程度适合当时国情 1936~1991: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 (1)1936~1953年:斯大林统治时期,弊端开始体现 (2)1953~1982年: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的有限改革 (3)1985~1991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由二战爆发,该体制对打败德国起了很大作用,得到强化。 二战后斯大林去世,弊端体现,但未有改革 赫鲁晓夫上任前夕苏联的经济状况 前苏共中央委员会宣传部部长亚·尼·雅科夫列夫写道:“赫鲁晓夫继承了一份可怕的遗产。1953年初,专制制度的狂妄行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20世纪中叶,俄罗斯的农村成了国家农奴制农村,而且国家从农民那里夺去了除空气以外的所有东西。” 斯大林留下的苏联:“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数百万人被关押在监狱和集中营、国家与外部隔绝——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有新的政策和彻底的变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P98第一段) ①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P98第一段) ②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导致粮食奇缺 ; (农民没积极性) ①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漫画《片面的经济》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P98第一段) ②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导致粮食奇缺 2、内容:农业方面(改革的重点): ①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③片面发展重工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赫鲁晓夫改革 农业 工业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014·福建文综·22)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D 1949年,赫鲁晓夫根据乌克兰农民传统玉米种植经验,让当地农民一次性扩种了200万公顷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