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一节 四季和五带 太阳的回归运动 有关概念 太阳回归运动的表现 昼夜长短 晨昏线 判断A、B的晨昏 昼弧和夜弧 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说明当太阳赤纬为20°时,全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比较北京(40°N)5月10日与6月10日的昼长 二至日昼夜长短情况 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2)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3)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四季和五带 影响季节变化的因素 季节变化的性质 四季递变 四季划分 气候上划分四季的标准 地球上的五带 五带划分 五带的性质 第二节 历法 太阴历和太阳历比较 历年 、历月 、历日 太阴历 太阴历制历原则 太阳历 太阳历制历原则 阳历的置闰原则 现行阳历 阳历置闰举例 阳历沿革 儒略历 儒略历和奥古斯都历的大小月设置 新旧历转换 阴阳历 阴阳历制历原则 中国旧历 二十四气 以月相定日序 以中气定月序 干支计时制度 第三节 时间 时间及其单位 真太阳日长短不等的原因 公转速度对太阳日的影响 黄赤交角对太阳日的影响 平太阳日 科学上时间单位的演变 时间的测定 恒星时(s) 例题1 太阳时(m) 太阳时的测定(m=t⊙+12h ) 例题2 时差 有关公式及计算 时间测定公式 S=tγ=α午 m视=S-α视+12h m平=m视-η 各地的时间 地方时(t) 地方时计算 世界时(T0) 区时(T) 时区的划分 时区序号(n)与经度的关系 区时的计算T1-T2=n1-n2 区时计算举例(1) 区时计算举例(2) 北京时间 日界线 作业 课堂练习 1.当西5区区时为20 h,求东5区区时? 例2 已知:T1=20 h,n1=-5,n2=+5, 求:T2=? 解:T1-T2=n1-n2 20-T2=-5-(+5) T2=30 30-24=6 即明日6 h 新历日期=旧历日期+10日 +闰年订正值 闰年订正值即按照旧历是闰年,而按照新历不是闰年的年份个数。如1700、1800年。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4 3 2 1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日 制历依据:月相变化和回归运动 首要成分仍是历月,历年是历月的积累,通过置闰使平均历年=回归年 制历原则 中国旧历 历月:平均历月=朔望月 ∵朔望月=29.5306日 ∴大月30日,小月29日 历年: 历年=历月×n 平均历年=回归年 ∵1回归年=12.3683朔望月 ∴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 置闰:19年7闰 ∵ 0.3683× 19=6.9977月 阴阳历与二十四气并行 以月相定日序 以中气定月序 干支计时制度 以日月相合的日子为初一 大小月的确定也根据月相进行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γ P K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黄经度数为150的单数倍 中气:黄经度数为150的双数倍 月序 9.20 8.22 7.24 6.24 5.26 日月合朔日期 小月 大月 小月 小月 大小月 闰六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月序 有关中气 6.22夏至 7.23大暑 8.23处暑 9.23秋分 根据历月包含的中气,决定该月的月序 以中气的有无区分正规历月和闰月 有中气的历月为正规历月,无中气的历月为闰月。 闰月出现在某历月之后则为闰某月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2004年为甲申年,2005年为乙酉年 时间及其单位 时间的测量 各地的时间 作业 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 真太阳日:太阳周日运动周期。 长短不等 平太阳日:真太阳日的全年平均值。 科学上时间单位的演变 地球公转速度的不均匀 ——±8秒 黄赤交角的影响 ——±21秒 二者综合的影响使得冬至日要比夏至日更长一些,春分日要比秋分日更长一些 冬至 夏至 春分 秋分 平太阳日 P P P E1 E2 E3 59′ 近日点时,1真太阳日为地球自转360061′的时间 远日点时,1真太阳日为地球自转360057′的时间 二者的变幅为±8秒 P P 真太阳日的长度在二至日最长,二分日最短 二者的变幅约为±21 秒 平太阳 在天赤道上以59′/日的速度作匀速运动的假想太阳。 平太阳日 平太阳周日运动的周期。它是真太阳日长度的全年平均值。 平太阳秒 1平太阳秒=1/86400平太阳日 历书秒 ——地球公转 1900.0年回归年长度的19747 ——地球自转 原子秒 ——原子振荡 1原子秒=铯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