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端系统双重作用 F向E请求服务——F客户机 E 向F请求服务——F服务器 * 分组构成 要发送的信息 * 补充题 什么是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简述其特点。 什么是多路复用?常分为哪两种类型。 简述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特点及工作过程。 简述同轴电缆的两种类型。什么是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 简述光纤的两种类型及传输系统的构成特点。 什么是协议?分层的服务模型? 简述分层的特点和分层后数据的传递过程。 网络按拓扑结构和覆盖范围划分几种类型?简述其特点。 什么是服务器程序?什么是客户机程序?服务器程序请求和接收来自客户机程序的服务吗? 第3版:复习题 9、21、22、23 习题 20 第4版:复习题 13、23、24、25 习题 24 第6版:复习题 11、23、24、25 习题 31 9-16上课,17周上机和答疑,18周考试 * * 网络的网络:将许多网络连接起来组成更大的网络。 分组交换网包含虚电路网络和数据报网络 X.25、帧中继FR和异步传递方式ATM属于虚电路网络 * * 1.1 什么是因特网 1.2 网络边缘 1.3 网络核心 1.4 网络接入和物理媒体 1.5 因特网结构和ISP 1.6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 1.7 协议层次与服务模型 1.8 发展历史 1.9 小结 Bit torrent * 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 * Two simple multiple access control techniques. Each mobile’s share of the bandwidth is divided into portions for the uplink and the downlink. Also, possibly, out of band signaling. As we will see, used in AMPS, GSM, IS-54/136 通信中的b, k与计算机中的B,k * * 帧中继(frame relay)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在网络层提供连接服务的网称为虚电路网络; 在网络层提供无连接服务的网称为数据报网络; * Modulate: Please modulate the sound on the TV. * * 右下角的adsl设备可以去掉 * 树形网+总线网 每个光纤节点的用户数不宜太多(300~500户) * 每个光纤节点下采用总线方式接多个用户 * 集线器以总线方式工作 * 1g为模拟通信 * medium[ ?midi?m ]a. 中等的 n.媒体,中间 Medium size Blood is the?medium?in which oxygen is carried to all parts of the body. * 差分 方差(variance)衡量随机变量或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概率论中方差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其数学期望(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统计中的方差(样本方差)是各个数据分别与其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和的平均数。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研究方差即偏离程度有着重要意义。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标准差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与方差不同的是,标准差和变量的计算单位相同,比方差清楚,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分析的时候更多的使用的是标准差。 * * ?[ st?k ]垛,干草堆;? * * (1)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这很像平时常见的各种规格的电源插头的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 (2)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4)规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注:拥塞控制是全局问题,流量控制只是端到端控制,流量控制可认为是拥塞控制的一种方法,因为拥塞主要是由于某些线路数据包太多所致,可通过流量控制(端系统发送速率控制)或中间路由器控制(拥塞线路费用高)等来解决。 * 面向用户的层次 隔离层 面向传输的层次 * *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OSI 因特网 三、因特网协议栈 * 第5层 第4层 第3层 第2层 第1层 报文 报文段 数据报 帧 比特 因特网协议栈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在端系统中用软件来实现。 运输层:同上。 网络层:硬件、软件混合。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通常用硬件实现。通过与该链路相关的网络接口卡中实现。 传输单位 TCP/IP: 网络接口 * 各层功能 应用层:提供各种网络应用。传输应用报文。 FT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