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中华书局)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反舰导弹 红旗9 中国版的“响尾蛇” 红旗17防空系统 舰空导弹 海基垂直发射系统 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 中国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巨浪2 中国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巨浪2 中国洲际弹道导弹列车 1945年8月6日,美国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在日本广岛投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8月9日,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原子弹迅速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面对核恐怖,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当时广岛人口34万多人,死亡8.8万人,负伤和失踪5.1万余人。 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安宁日子。 宇航员风采  二、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我们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勇于奉献、集体利益至上,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在工作上做到认真严谨,在利益前有淡泊情怀。通过学习,增强我们的热爱祖国的情感,社会责任感和拼搏探索意识。 1986年3月3日,四位老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联合写信给中共中央,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面对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要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经济实力相当好时再说,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意义:标志着我国高技术研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生物技术 航天技术 信息技术 激光技术 自动化技术 能源技术 新材料 海洋技术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 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第三个发展阶段 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第四个发展阶段 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工作。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1、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2、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四号 D.神舟五号 浏览新闻 我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的说法,如今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计算机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它有哪些负面影响呢? 1、浏览不良信息 2、无节制的上网,损坏身体 3、网络骗局 合作探究 863陶瓷 钛合金制造的飞机 蛟龙潜艇 层出不穷的各种科技成果展览 我国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成果 世界一流的快速铁路 先进的第三代喷气式战机——歼10 曙光高性能计算机 嫦娥卫星 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电子计算机是在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程序控制的电子计算机ENIAC。它是一 个庞然大物,由18000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和其它配件构成,占地170平方米, 重达30吨;耗电150千瓦,每秒钟能运行5000次加法。 1、计算机的发展 冯.诺依曼 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 25瓦灯泡 一、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1、主要特点:以电子管为主要逻辑元件 2、主要用途:进行复杂的科学运算 二、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 )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取名“催迪克”(TRADI C),装有800个晶体管。 三、第三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