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据对大量钢筋混凝土剪切型结构实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可知:结构弹塑性层位移主要取决于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大小和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房屋高度的分布情况。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指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第i层受剪承载力,按3.9节计算; ——罕遇地震作用下第i层的弹性承载力。 相对愈小,弹塑性位移则相对愈大,我们称这一塑性变形集中的楼层为结构的薄弱层或薄弱部位。 钢筋混凝土剪切型结构弹塑性变形的一般规律是指侧移主要由层间剪切变形引起,各楼层在结构振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各层层间位移具有独立性,互不影响,下层位移较大,沿高度逐渐减小。 ②结构薄弱层位置的确定 沿高度分布均匀取底层; 沿高度分布不均匀,取 相对较小的,一般不超过2~3个; 单层厂房取上柱。 ③薄弱楼层层间弹塑性位移的计算 各楼层的屈服承载力系数 均大于0.5时,不存在塑性变形明显集中的薄弱楼层;仅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就能满足要求;如果 不全部大于0.5时,需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 计算公式 ——弹塑性层间位移; ——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当薄弱层的 不小于相邻层 平均值的0.8倍时,可按表采用:当不大于该平均值的0.5倍时,可按表内相应数值的1.5倍采用;当在0.5~0.8倍之间时,按上述两种情况的数值进行内插。 表5.5.4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 结构类型 总层数n或部位 ξy 0.5 0.4 0.3 多层均匀框架结构 2~4 1.30 1.40 1.60 5~7 1.50 1.65 1.80 8~12 1.80 2.00 2.20 单层厂房 上柱 1.30 1.60 2.00 ④规范5.5.5结构薄弱层弹塑性位移验算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按下表采用; ——薄弱层楼层高度或单层厂房上柱高度。 表5.5.5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结构类型 [θp]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排架 1/30 钢筋混凝土框架 1/50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中的框架抗震墙 1/100 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框架-核心筒 1/100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筒中筒 1/120 多、高层钢结构 1/50 结构弹塑性位移的验算 1.确定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按框架或排架梁、柱实际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i抗剪 承载力; ——罕遇地震下楼层i弹性地震 剪力。 ——分别为楼层屈服时柱 j 上、下端弯矩 ; ——楼层柱 j 净高。 楼层屈服时, 可按下列情形分别计算 (1)强梁弱柱型节点 柱端屈服 柱端屈服弯矩为: ——实际受拉钢筋面积; ——重力荷载代表值所产生的 柱压力(分项系数取1.0) 强梁弱柱型节点 (2)强柱弱梁型节点 梁端屈服,而柱端不屈服 梁端屈服弯矩为 柱端弯矩 : 将柱两侧梁端弯矩之和按节点处上下柱的线刚度之比分配给上、下柱。 强柱弱梁型节点 (3) 混合型节点 混合型节点 相交于同一节点的梁端屈服,相交于同一节点的其中一个柱端屈服, 而另一柱端未屈服。 2.结构薄弱层位置判别 柱端弯矩: 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框架结构 在地震作用下一般发生塑性变形集中现象 塑性变形集中发生在某一或某几个楼层, 结构薄弱层:发生塑性变形集中的部位,即 最小或相对较小的楼层。 原因 : 较小的楼层在地震作用下会率先屈服,这些楼层屈服后将引起卸载作用,限制地震作用进一步增加,从而保护其他楼层不屈服。结构塑性变形集中在少数楼层,其他楼层的耗能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因而对结构抗震不利。 沿高度分布均匀的框架结构 底层当做结构薄弱层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薄弱层一般出现在上柱 多层框架结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与否的判别: 3.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的计算 如果各层 沿高度分布均匀 如果任意某层 沿高度分布不均匀 例题:一个4层钢筋混凝土 框架,如图所示。图中G1~ G4为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该框架梁截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