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历史模拟必修二专题1
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必修二专题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2小题,共0分)
1. 黄河中下游 江淮地区 西南地区 两广及福建 西汉 38256千人 7871千人 4364千人 698千人 唐朝 28898千人 12137千人 8081千人 2484千人
①西汉时,全国人口分布比较平均 ②从汉到唐,黄河中下游始终是经济重心
③唐朝时,南方地区人口增长很快 ④从汉到唐,黄河中下游的人口一直最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
A.政治功能强化
B.经济功能增强
C.建设规模扩大
D.帝都建制成熟
3.”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城乡贸易交流频繁 C.集市交易打破了时空限制
D.农业相关产品交易量大
4.5.6.7.
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 B.农具与技术的改进
C.郡县制的普遍建立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8.9.10.11.12.13.14.15.16.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右图是唐代的著名城市。其中既是政治中心, 又是文化和商贸中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明代陆楫著《禁奢辨》中写道“今天下之财赋在吴越。吴越之奢,莫盛于苏抗之民。”“只以苏抗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舱,肩舆、珍馐、良酝、歌舞而行,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待(烧火做饭)者,不知其几”上述材料中反映出
①江南经济发达影响民风 社会生活日趋奢侈享乐
主张倡俭戒奢以正风气 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
A. B.
C. D.
18.19.20.21.22.23.24.25.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6.27.
A.重农政策 B.抑商政策 C.八股取士 D.闭关政策
28.
A.B.
C.D.
29.30.31.32.33.34.35.明清时代,在京城、省城等地出现了会馆,这些会馆是
A.管理商贸的税收场所 B.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之所
C.相当于宋代边境贸易的场所 D.娱乐场所
36.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与前代相比,明清时期工商业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
①纺织业手工工场的出现 ②沿海外贸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③制瓷业中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④政府垄断盐、茶等商品的经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37.
A.铁器时代-青铜时代-石器时代 B.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
C.石器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 D.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38.39.40.41.
A.B.C.D.
42.
①中印两国均为文明古国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双方文化交流
③佛教传播是联系的起点 ④西汉时期已有双方交往的文字记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3.44.
A.农具的革新推动了荒地开垦
B.垦荒活动需要得到政府许可
C.清朝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
D.垦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45.46.
①男力稼穑,女勤纺织 ②以机为田,以梭为耒
③日操犁锄,晚动机杼 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A. B. C. D.
47.48.49.50.51.天宝二年,鉴真第二次东渡,在扬州采购的物,有麝香、沉香、龙脑香、安息香、毕钵、诃梨勒、胡椒、阿魏等香近千斤,多是外来物产52.53.54.55.56.57.58.59.60.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7 60:40 天楼末年〈1021年〉 2641.2 3874.O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