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登革热疾病预防常识.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革热疾病预防常识

附件1 登革热疾病预防常识 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 伊蚊和白纹伊蚊 (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我国,登革热曾经 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和港澳台等地区暴发。 2.登革热的症状是什么? 一般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3 至15 天发病,通常为5 至8 天。 一般的症状表现有:起病急,高热(39 摄氏度以上),发热时伴 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骨关节肌肉痛,早期颜、颈、胸皮肤 潮红,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病程5 至7 天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一般有痒感,大部分不 脱屑;可有皮肤黏膜出血等。 3.登革热会致命吗?有后遗症吗? 登革热一般为自限性传染病,并发症较不常见,病死率较低, 一般无后遗症。但容易传播,多次感染后易引起登革出血热或登 革休克综合征而导致死亡,应引起人们足够程度的重视。 4.登革热可以在人和人之间直接传播吗? 不会。但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 内大量复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从而导致登革热的广泛传播。 5.登革热有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或者有特效药治疗吗? 目前, 有效疫苗可以预防,对登革热也无特效疗法,只能 对症治疗。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只能是避免被蚊子叮咬,发病时 及时就医。 6.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什么习性?哪些地方容易受到这种 蚊子叮咬?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主要孳生在各种人工和植物容器积水 中,如:室内外积水缸罐、竹林中的竹筒、树洞、椰子壳、废旧 轮胎、腌菜陶瓷器皿等。多在户外侵袭人体,其中花斑蚊的活动 飞行范围一般在滋生地 近50 至100 米范围,很少超过200 米。 因此,在其活动高峰时段处于其滋生地周围 100 米范围内较易受 到该种蚊子叮咬。 7 怎样预防登革热? 伊蚊是登革热的唯一传播途径,因此,减少伊蚊数量或避免 伊蚊叮咬是预防控制登革热传播的关键所在。 (1 )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可积水的容器,如放置在户内外 不用的花盆、缸罐等,让蚊子无处藏 。 (2 )种养水生植物 (如富贵竹、万年青等)应每隔3-5 天 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 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 应随时清干。 (3 )及时清除沟渠、天台等积水、填塞竹 、树洞,对于 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蚊虫的药剂。 (4 )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 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 实施灭蚊处理。 (5 )个人可在衣服上施用驱蚊剂,着浅色长袖衫、长裤, 在户外活动时不要使用带有气味的化妆品、香水等。 8.登革热主要流行于那些国家?近期到这些国家旅行应注 意些什么呢?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 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近期到这些地方旅 行应做好预防登革热的措施,防止被蚊子叮咬,注意做好以下几 点: (1 )到登革热流行区旅行时宜穿长袖衫及长裤,并于外露 的皮肤及衣服上喷涂蚊虫驱避药物。 (2 )避免在树阴、草丛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3 )旅游选择有空调或有蚊帐、防蚊纱窗的宾馆 (4 )旅行结束后半个月内如出现发热,应尽早就医治疗, 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