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中国育种者权利保护与合作协议的解析郭华仁1).PDFVIP

台湾与中国育种者权利保护与合作协议的解析郭华仁1).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与中国育种者权利保护与合作协议的解析郭华仁1)

植物種苗 SEEDNURSERY(Taiwan) 2010, 12(3): 1-14 1 ? 台灣與中國育種者權利保護與合作協議的解析 * 郭華仁 1) 1)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地址: 10617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Tel: 02 Fax: 02 E-mail: whjkuo@.tw 摘要: 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已於2010 年 6月簽署,其中包 括植物品種權保護與合作的條文。兩岸品種權保護的互相承認雖然有利 於我國品種在中國的權利保護,然而由於雙方在保護的對象與範圍相當 不同,因此我方育種家需要認識這些差距,才能做出最適當的投資。雙 方的差異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可申請保護植物種類的差異;我國若干 重要作物在中國尚未納入保護對象,包括胡瓜、絲瓜、苦瓜、番木瓜、 印度棗、芒果、紅龍果、番石榴、鳳梨、枇杷、一葉蘭、文心蘭、朵麗 蝶蘭、嘉德麗雅蘭、火鶴花、夜來香、孤挺花、長壽花、海芋、矮牽牛、 聖誕紅、薑花等。這屬於執法的層面,雙方的差距較易協商。第二類差 異包括中國權利範圍不及於收穫物、農民免責範圍太大、以及育種家免 責並未排除實質衍生品種的育成等三個要點。這屬於立法的層面,雙方 的差距較難協商。其中影響最大的為農民免責,在中國的規範下,針對 所有植物,農民皆可繁種栽培,由於品種權不及於收穫物,因此可能嚴 重侵蝕我國育種家的權利。 關鍵詞:植物品種權、台灣、中國、農民免責、育種家免責 前言 台灣與中國的農業交流,我國作物品種大量被引到對岸種植,經常為輿論所詬 病。雖然種原的交流自古已然,但基於國家利益,禁止本國種原外流也是常有的事。 特別是公部門所培育的品種被他國拿去生產,萬一其產品回銷,造成本國農民的損 失,這是納稅人與農民所無法茍同的。不過種原攜帶容易,實際上相當難以阻止外 收到日期:99 年 10月 22日 *感謝環宇法律事務所柯一嘉律師提供修正意見。 2 台灣與中國育種者權利保護與合作協議的解析 ? ? ? 流;政府能做的事,除了制度上的設計,防止公教人員私下進行種原外移的行為外, 只能針對植物品種權的互相保護加以協商,冀望能透過新品種的權利申請,至少能 保有若干年的專賣權。 『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 以下簡稱『協議』已經在今年六月二) 十九日簽署,經立法院於八月十七日審查通過;其中就包括有品種權的相關要點, 可說是踏上品種權相互保護的第一步。協議條文中關係植物品種權者為: 二、優先權利:雙方同意依各自規定,確認對方專利、商標及品種權第一次申請日 的效力,並積極推動做出相應安排,保障兩岸人民的優先權權益。 三、保護品種:雙方同意在各自公告的植物種類(植物品種保護名錄)範圍內受理 對方品種權的申請,並就擴大可申請品種權之植物種類(植物品種保護名錄) 進行協商。 四、審查合作:雙方同意推動相互利用專利檢索與審查結果、品種權審查和測試等 合作及協商。 九、工作規劃:雙方同意分別設置專利、商標、著作權及品種權等工作組,負責商 定具體工作規劃及方案。 此項品種權的互相保護協議可說是避免植物品種在中國被盜用踏出了第一步。 不過兩國品種權法規與實施情況有相當大的差距,到底能保護我國育種家權利到什 麼程度,應該加以詳細解析,以避免錯誤的認知導致過度期望的落空。 兩個國際公約版本 歐洲國家於 50 年代根據專利法的精神,配合植物不同於工業發明的特點,倡議 制定適用於植物新品種研發的權利保護法制。因此在 1961 年成立『植物品種保護國 際聯盟 UPOV 』,並簽署國際公約,要求締約方參酌制定內國法。各國的相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