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作原理是柱塞在缸体内作往复运动来实现吸油和压油。 该泵用于高压、大流量、大功率的场合。 它可分为轴向式和径向式两种形式。 柱塞沿径向放置的泵称为径向柱塞泵,柱塞轴向布置的泵称为轴向柱塞泵。 第四节 柱塞泵 斜盘和配油盘不动,传动轴带动缸体、柱塞一起转动。配流盘上的两个腰形窗口分别与泵的进出油口相通。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配流盘 缸体 斜盘 手动变量机构 柱塞 输入轴 壳体 滑靴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 1 CY轴向柱塞泵主体 2 CY轴向柱塞泵变量机构 滑靴结构—和斜盘接触为面接触,大大降低了磨损。 滑靴与斜盘间为液体润滑。 A 滑靴和斜盘 B缸体结构 轴向有七个均布的柱塞孔,孔底的进出油口为腰形孔,其宽度与配流盘上的吸、排油腰形窗口的宽度相对应。 C配油盘结构 定量泵配流盘 变量泵配油盘 D柱塞和缸体 径向力使缸体倾斜,造成缸体和配流盘之间出现楔形间隙,使泄漏增大,而且使密封表面产生局部接触,导致缸体与配流盘之间的表面烧伤,同时也导致柱塞与缸体之间的磨损。 为了减小径向力,斜盘的倾角一般不大于20o。 轴向力FR与柱塞底部的液压力平衡; 径向力FT通过柱塞传递给缸体。 半轴结构 三、变量泵的变量控制方式 手动变量机构 伺服变量机构 恒功率变量机构 (1)手动变量机构 转动调节手轮16,使调节螺杆17转动(只能转动不能轴向移动),带动变量活塞18轴向移动(不能转动)。 销轴21是装在变量活塞上的,随变量活塞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斜盘20绕其中心摆动,因此改变其倾角,泵的排量随之改变。 (2)伺服变量机构 (3)恒功率变量机构 这种变量方式是流量随着压力的变化,恒功率变量机构做相应的变化,使泵的压力和流量特性曲线近似地按双曲线规律变化,使泵的输出功率接近不变。 恒功率变量又称压力补偿变量。 (3)恒功率变量机构 变量机构的活塞7内装有伺服滑阀阀芯6,伺服滑阀6与弹簧推杆3相连,弹簧推杆上装有外弹簧4(在油压小的时候起作用)和内弹簧5(在大油压的时候和弹簧4一起起作用,使总弹簧刚度增大)。 恒功率变量泵特性曲线 该曲线由四段折线组成,其中ABCD近似为一双曲线(虚线所示),即近似为恒功率变量。 曲线的形状可根据泵的使用要求由弹簧调节螺钉2调整外弹簧的预压缩量而改变。 * 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 吸排方向取决于转向,脱开啮合的一侧与吸入管连通,插入啮合的一侧与排出管连通。 二、 流量计算和流量脉动 齿轮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为: 由于齿轮啮合过程中压油腔的容积变化不均匀,因此齿轮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 。 外啮合齿轮泵齿数越少,脉动率就越大。 三、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1.困油 2.泄露 3.径向不平衡力 困油 闭死容积: 留在两对啮合齿间的液体既不与低压腔通也不与高压腔通,称这两对啮合齿间所形成的封闭空间为“闭死容积”。 困油 困油现象: 在闭死容积中造成油压急剧变化的现象。 危害:困油现象使泵工作时产生振动和噪声,产生气穴,并影响泵的工作平稳性和寿命。 解决办法: 为消除困油现象,应使闭死容积变化时不全然闭死。 卸荷措施: 在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上开卸荷槽。 泄漏 外啮合齿轮泵高压腔的压力油可通过三种途径泄漏到低压腔中去: 一是通过齿轮啮合线处间隙; 二是通过泵体和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 三是通过齿轮两侧和侧盖板间的端面间隙。 通过端面间隙的泄漏量最大,可占总泄漏量的75%~80%。 径向不平衡力 主、从动齿轮所受径向力大小不等(从动齿轮受力较大),方向不同。 具体措施: 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影响,常采用缩小压油口的办法,使压力油径向作用于齿轮上的面积减小。 四齿轮泵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1、齿轮泵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维修容易,价格低廉; 2、齿轮泵可靠性好,因此可用于飞机上; 3、齿轮泵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因此可以用在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外界条件差的地方; 4、齿轮泵自吸性能好,转速低至300~400r/min 时仍能稳定、可靠地实现自吸; 5、齿轮泵流量和压力有脉动,因此一般不用于加工精度高的精密机床上。 六、齿轮马达 1、齿轮马达的工作原理 齿轮马达和齿轮泵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如下: 1、为满足正、反转的要求,液压马达的结构应完全对称,包括进、出油口,卸荷结构和轴向间隙自动补偿结构; 2、液压马达泄漏的油必须用泄漏管道引至油箱,而不能象泵那样引到吸油口,故称液压马达为外泄,而称液压泵为内泄: 3、为了减少磨擦损失,改善起动性能,一般液压马达均用滚动轴承。 4、齿轮液压马达的齿数较液压泵的齿数多,以减小转矩脉动幅度。 2、结构特点 第三节 叶片泵 优点是:运转平稳、压力脉动小,噪音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