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讲义.ppt.Convertor.docVIP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讲义.ppt.Convertor.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课 辽、西夏 和北宋的并立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讲义 【课程标准】 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分析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以及两次和议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收集有关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杨家将、澶渊之战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等有关史实,提高收集整理资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叙述和演绎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辽、西夏、北宋建立简表”,学习采用表格方式归纳和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增强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 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讲述有关历史故事,编演历史情景剧,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学习兴趣。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辽、西夏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北宋之间的和战关系以及汉化的过程,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通过重要史料的学习,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的史实了解和归纳分析,认识到和平与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通过对契丹族、党项族的发展和变迁及其与汉族的密切交往,认识少数民族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通过学习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探索不同文明之间冲撞与交融的历史规律,认识到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教材分析 1. 本课主要学习唐朝灭亡前后汉族政权的更迭、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北宋与辽、西夏政权之间的和战以及辽、西夏政权推行汉法、各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虽然政权分立、战事频繁,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是体现民族融合主旋律的重要历史时期。 2. 本课有关民族风情、政权更迭、重要战事以及文化交融等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但学生对有关战争的性质及影响、不同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缺乏理性的历史认识,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3. 本课教学可以摆脱教材限制,以崛起和分立、战争与和平、交融与发展为三个主题分别讲述北宋、辽和西夏政权的建立、战和关系以及辽夏汉化、民族融合的历史。 教学重点 辽、宋、西夏政权的并立;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辽夏汉化和民族融合。 处理办法 自主学习:收集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讲述和演绎历史。 直观感知:收集图片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应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图片、影音资料教学。 分析探究: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列表归纳:制作表格,归纳重要史实。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处理办法 资料增补:收集补充相关图片和文献资料,通过课件展示,增强直观性,降低理解难度。 启发引导:设置探究性问题,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制作知识结构示意图,综合梳理史实,总结概括评论。 三、学情分析 1.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历史课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的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史料,并通过资料整理掌握重要史实,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 2. 学生对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杨家将、寇准等故事和人物有所了解,是本课教学的兴趣和感知基础,但要注意正确识别世俗故事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区别。 3. 在民族关系的认识上,学生的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对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和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暴力冲撞和和平交流的认识相对肤浅,需要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教法学法 教法选择 情境体验 图片展示 问题探究 启发引导 分组合作 归纳总结 课件辅助 学法指导 自主收集 合作探究 故事讲述 编演剧本 分组讨论 列表归纳 比较反思 教师准备 1.课前指导:将学生分成历史故事组、民族风情组和民族关系组,分配课前准备任务: ⑴收集史料: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杨家将、澶渊之战、寇准等故事和人物资料;契丹、党项民族社会状况和历史变迁的资料;北宋与辽、西夏战和关系的资料。 作好讲述有关故事或编演历史情景剧的准备。 ⑵表述历史:讲述和编演历史。 ⑶质疑探究:战争性质和议和作用;民族融合与变迁。 2. 关注小组课前准备情况,提出修改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